一、對于存疑不起訴要報法院嗎?
不需要報法院,存疑不起訴,又稱證據不足的不起訴。存疑不起訴是檢察機關對于經過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的不起訴決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40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1條第四款規定決定不起訴的,在發現新的證據,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提起公訴。這是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案件保留公訴權的行為規范。
二、能否繼續適用強制措施
實踐中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公安機關在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人宣布決定并予以釋放后,立即對其采取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等強制措施,目的是為了便于對案件的進一步偵查,便于控制當事人(被不起訴人)。這樣做不妥。理由有三:
一是這樣做沒有法律法規乃至司法解釋依據。作為執法機關尤其是司法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辦事,法律未規定的權力不得行使,而作為守法者,法無禁止即可為。
二是這樣做不符合“釋放”的本質要求。《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四條規定,不起訴決定,應當公開宣布,如果被不起訴人在押,應當立即釋放。被釋放意味著獲得自由,而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均是對自由的限制。
三是這樣做不符合不起訴的法律意義。檢察機關的不起訴決定具有在起訴階段終結刑事訴訟的法律效力,而所謂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逃跑、自殺、隱匿罪證、繼續犯罪或進行其他破壞活動,依法采取的暫時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強制措施適用于刑事訴訟過程中,而不起訴決定的宣布,標志著刑事訴訟的終結,強制措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前提條件。
因此,在對存疑不起訴人宣布不起訴決定的同時,應解除對其適用的強制措施。
對于存疑不起訴的相關法律認定情況,是基于實際的犯罪事實來確定的,檢察機關根據其司法職能,是有權對訴訟案件進行審查起訴處理的,對于存疑不起訴的認定,目的在于維護司法的公平正義,避免出現法律適用錯誤而導致錯判的情況。
存疑不起訴是否必須二次補充偵查嗎?
存疑不起訴的情形都有哪些?
存疑不起訴給予國家賠償之合理是否可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律師限制會見三種情形
2021-03-15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對銀行抵押的房產法院能查封嗎
2021-01-21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