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退偵每次是多久期限?
在審查起訴階段,公安機關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的有罪證據(jù)不足,不能證明構成犯罪的,檢察院應當退回補充偵查或者自行進行補充偵查,補充偵查的期限是一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一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法庭審判所必需的證據(jù)材料;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jù)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對證據(jù)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說明。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于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
對于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nèi)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后,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對于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jù)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補充偵查的期限應當是一個月。有人認為補充偵查可以是兩次,每次期限一個月,兩次期限則為兩個月,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對于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審判前羈押時間過長,對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容易超過其應判處的刑期。故在刑事訴訟法中,為避免此類情況的出現(xiàn),才規(guī)定了對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補充偵查的期限。因此,不管是一次補充偵查還是兩次補充偵查,都必須依法在一個月內(nèi)完成。如經(jīng)過兩次補充偵查仍不能查清犯罪事實的,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二、刑事訴訟法的任務和基本原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jù)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chǎn)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zhí)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guī)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
第四條 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guī)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第五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guī)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guī)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對于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第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zhí)行法律。
第八條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jiān)督。
第九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不通曉當?shù)赝ㄓ玫恼Z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
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qū),應當用當?shù)赝ㄓ玫恼Z言進行審訊,用當?shù)赝ㄓ玫奈淖职l(fā)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
第十二條 未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照本法實行人民陪審員陪審的制度。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
訴訟參與人對于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第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jīng)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jīng)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guī)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十七條 對于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guī)定。
對于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十八條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我國司法機關和外國司法機關可以相互請求刑事司法協(xié)助。
綜合上面所說的,退偵就是針對于因證據(jù)不齊全而被檢察院退加公安部門需要重新偵查的案件,對于退偵同樣也是會有次數(shù)還有時間的限制,因此,執(zhí)法人員在處理的時候就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必須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內(nèi)把所有的證據(jù)找齊。
刑事案件開庭后退偵是否合法?
起訴審查后退偵是什么意思?
二次退偵后多久到法院上訴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規(guī)定分居多久可以自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13最高額抵押借款合同能否展期
2021-02-12出租車撿到手機不給怎么辦
2021-03-11離婚賠償適用于訴訟時效嗎
2020-12-02國有獨資企業(yè)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中央一號文件哪些內(nèi)容與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相關
2021-01-16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人傷殘,傷殘鑒定費由誰承擔
2021-03-16交通事故賠償調(diào)解賠多少錢
2021-03-212020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單剝奪政治權利未釋放如何處理
2021-02-09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私立醫(yī)院產(chǎn)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2-27委托協(xié)議如何終止
2020-11-21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