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毒行為屬于比較嚴重的犯罪行為,結合我國《刑法》中的規定,最高可以對行為人判處死刑。雖然現實中,很多人販毒都是在明知的情況下進行的,但也存在那種不知情的情況下販毒的,這個時候行為人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呢?我們一起通過下文進行了解。
一、不知情的情況下販毒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1、不知情不會構成販毒罪。
2、販賣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毒品而販賣,過失不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主觀上不明知是毒品,而是被人利用而實施了販賣行為,就不構成犯罪。一般是以營利為目的,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目的,法律沒有要求構成本罪必須以營利為目的。
二、教唆未成年人販毒怎么處理
近年來,一些毒品犯罪分子為了逃避打擊,雇傭孕婦、哺乳期婦女、急性傳染病人、殘疾人或者未成年人等特定人員進行毒品犯罪活動,成為影響我國禁毒工作成效的突出問題。對利用、教唆特定人員進行毒品犯罪活動的組織、策劃、指揮和教唆者,要依法嚴厲打擊,該判處重刑直至死刑的,堅決依法判處重刑直至死刑。對于被利用、被誘騙參與毒品犯罪的特定人員,可以從寬處理。
三、未成年人販毒如何處罰
我國《刑法》第347條規定,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并予以刑事處罰。情節嚴重的,處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未成年人犯罪在當前的刑事案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還處在發育期,他們既有容易被引誘走上犯罪道路的一面,又有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的一面,因此,我國刑法在對未成年人犯罪適用刑罰的規定上,與對待成年人犯罪有著明顯的區別。不滿14周歲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是相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達到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辨別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為的能力,因此,法律要求他們對自己實施的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負刑事責任。故《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結合上文的規定,大家應該清楚如果行為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販毒的話,則此時是不會被認定為販毒罪的,自然就會被追究刑事責任。畢竟販賣毒品罪屬于故意犯罪,并且要求行為人明知是毒品而進行販賣。若你在這方面還有搞不清楚的地方,建議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販毒罪定罪證據如何認定
2020販毒判刑多久,販毒判刑標準是什么?
販毒案件中毒品的數量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是否要強制執行
2021-01-30分紅股和原始股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抽逃注冊資金罪的認定和判刑
2021-01-02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行政處罰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15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什么
2020-11-28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掛靠經營和內部承包
2020-12-12征地拆遷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0-11-10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0-11-16我國新農村拆遷法補償規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房屋拆遷補償標準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