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構成合同詐騙罪,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是不會構成合同詐騙罪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二、如何判斷合同詐騙行為
1、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
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包括兩方面:一是陳述虛偽事實的故意;二是誘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故意。
2、欺詐人實施了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是指欺詐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構成欺詐行為的兩個方面。
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
構成欺詐,一般必須是被欺詐人的錯誤認識與欺詐人的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易言之,如果被欺詐人訂立合同,那么必須是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與合同內容有密切關系,并且被欺詐人因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對合同內容發生了錯誤認識。
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
如果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詐行為而作出的,也不構成欺詐。這表明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與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聯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構成合同詐騙罪,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是不會構成合同詐騙罪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檢驗鑒定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5未簽勞動合同工傷的賠償標準
2021-02-20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構成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有哪些
2020-11-30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房子被抵押還能繼承嗎
2021-02-28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