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有簽訂合同是否可以判合同詐騙罪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詐騙罪是在簽訂合同或者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財物的一種犯罪行為,沒有簽訂合同是不會構成合同詐騙罪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二、合同詐騙罪的構成特征
1、犯罪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又侵犯了對方當事人的公私財物所有權。與詐騙罪所侵犯的公私財物所有權這一單一客體不同,合同詐騙罪侵犯的是包括財產權益和經濟秩序的雙重客體。
2、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不履行合同義務,以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行為。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單位犯合同詐騙罪,是指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在執行職務的活動中,以單位的名義,為了單位的利益,利用簽訂、履行合同進行的詐騙犯罪活動。司法實踐中常見到的是僅以單位的名義簽訂、履行合同,而騙取的公私財物全部或者大部分中飽私囊,即使用于單位也是很小的一部分,只是為了掩人耳目,對此應按個人犯罪處理。
4、主觀方面只能依直接故意構成,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間接故意與過失不構成本罪。[3]在經濟活動中,行為人違背法律規定,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利用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達到非法占有的目的。這種犯罪故意可以產生在合同簽訂之前,也可以產生于合同履行過程中。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詐騙罪是在簽訂合同或者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財物的一種犯罪行為,沒有簽訂合同是不會構成合同詐騙罪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責任的種類有哪些
2020-12-25著作權重復轉讓著作權歸誰
2021-01-13近親可以領到結婚證嗎
2020-12-08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