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稅罪有死刑嗎
偷稅罪沒有死刑的判決。最高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逃稅罪】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偷稅罪法定結果
偷稅罪是結果犯,它必須達到法定結果才能成立。法定結果(即偷稅罪成立的最低標準)有兩個:其一,偷稅數額達一萬元以上,且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其二,行為人因偷稅受到兩次行政處罰。這兩點呈并列關系,行為人只要具備其中一點,即可構成偷稅罪。
第一點,要求行為人既要達到“一萬元”這一絕對數額標準,又要達到“百分之十”這一相對比例標準。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數額加比例”標準。
第二點,所要求的“兩次行政處罰”標準是一項富有特色的規定。凡經濟犯罪,定罪量刑幾乎皆以犯罪數額為依據,這是定論經濟犯罪的損失時以數額表示的特性。偷稅罪作為一種經濟犯罪,在為其規定了定罪量刑的數額標準后,又為其特設了一個“兩次行政處罰”的標準,亦可說是“補充規定”的一項創舉。該規定實際上確立了一項“依據數額、不唯數額”的定罪量刑原則,而對行為人的一貫表現給予考慮,行為人在實施偷稅犯罪行為以前,曾因偷稅而受到兩次行政處罰,這一事實說明行為人的主觀惡性比較嚴重的。所謂稅務機關的行政處罰,即指罰款。《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條規定,行為人實施了偷稅行為,但卻未達到“一萬元”及“百分之十”這一雙項標準,即不構成偷稅罪,可由稅務機關對該行為人處以偷稅數額五倍以下的罰款,司法實踐中,有些納稅人“大偷沒有,小偷不斷”,即經常偷稅,但都未達到法定標準,以此來逃避刑事制裁,實際上是鉆法律的空子。(必須明確,“小偷”數額累計達到一萬元和應納稅的百分之十者,也滿足法定要求條件,而不應視為一次性計算。)“兩次行政處罰”的規定,給偷稅人劃了一條“事不過三”的定罪界限,只要行為人曾因偷稅受到過兩次行政處罰,再實施新的偷稅行為時,不管數額是否達到“數額加比例”標準,都可以認定為偷稅罪。這一規定將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緊密地聯系起來,它把對犯罪結果的考察追溯到行為人的先前行為,進行動態的考察,體現了刑罰個別化原則。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偷稅漏稅在刑事法律中所規定的最高刑事處罰只有7年有期徒刑,然后還有一定的罰金,所以說這個是不可以判處死刑的,偷稅漏稅在承擔刑事責任之后,應該盡快的繳納完畢,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生可以解除實習協議嗎
2021-01-27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同居期間的財產如何分配?
2021-01-26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生產線外包
2020-11-11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未全額繳土地出讓金能出土地證嗎
2020-11-28城鎮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3-11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