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擁有產權,男方賠了夫人又折“兵”
今年26歲的王先生與女友交往多年感情甚好,兩人在戀愛期間便購置了一套兩居室的住房。可沒過多久,二人就因感情糾葛漸漸疏遠。就在上個星期,小劉以持有房屋產權證為由怒斥王先生搬離該住所。“一日夫妻百日恩,她怎么能這樣對我。”備感窩火的王先生一紙訴狀將女友告上了法庭。
在庭審階段,王先生認為部分房款由其父母墊付,婚前購買的房屋理應屬共同財產,且室內裝修及家電費用大部分也由其出資,故堅決不會搬出住宅。法院則認為既然爭議房屋的產權證持有人為劉女士,那么這就足以表明其對房屋具備所有權,故小劉對房屋擁有實際的占有、收益、處分、使用的權利。而張先生未能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其對房屋產權的所有,法院一審判決王先生在規定期限內,騰退該住所。
王先生不服提出上訴,法院二審認為,本案在一審開庭審理中,王先生曾明確表示自己沒有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并對劉某提交的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據此認定,王先生在一審中放棄自己的舉證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上訴人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法律后果,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婚房產權證署名有四種方式差別較大
的確,像王先生和小劉那樣,尚未結婚的情侶因感情不和等緣故勞燕分飛的事兒頻有發生。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由此引發的房屋產權糾紛不占少數。其中多數案例往往因當事人不諳房屋產權登記規定,未在房屋產權所有證上署名,從而失去對房屋產權的享有。因此,這便涉及到婚房產權證的署名問題。下面將集中列舉幾種房屋產權署名情況,并邀請多位業界律師為您做詳細解讀。
1、署“新人”的名字:這是大多數戀人特別是女方的觀點,她們認為,既然房子買了是結婚用的,將來也是給他們居住的,當然應該寫戀人雙方的名字。
律師說法:如果采用這種方案,那么房屋將被認定為夫妻的共有財產,貸款也認定是夫妻的共同債務。如無“借條”等其他證據,父母的出資將被認定為贈與夫妻兩人,歸雙方共有。但如果購房后“準夫妻”并沒有進行婚姻登記,而是分手,那么“準婚房”仍將認定為雙方共有財產,貸款也視為雙方的共同債務。但對于父母的出資,如果有相應證據顯示父母出資是基于“準夫妻”雙方結婚的目的,法院也會認定這部分出資是一種附加條件的贈與,而條件就是雙方結婚。如雙方沒有結婚,父母有權索回出資的錢款。
2、署父母的名字:持這種觀點的多數是男方家長。他們認為,雖然房子買了是結婚用的,但畢竟戀人們還沒有登記,有的期房還要等一年多才能交房,到時候分手了該怎么辦。況且首付款全是父母出的,戀人們并沒有什么投入,因此寫父母的名字也比較保險。
律師說法:如采用這種方案,房屋將被認定為父母的財產,貸款也認定為父母的債務,相應的增值或貶值也由父母享有或承擔。但如果結婚后夫妻雙方用婚后的收入還貸的,若雙方離婚,一方雖無法擁有房屋,但對于已支付的貸款本息可主張為向父母的借貸,可要求父母返還并平均分割。
3、署男方及其父母的名字:這種做法也較為普遍,往往是因為男方的父母出了全部的首付款,未來還貸也主要依靠男方的收入,這婚房應算是男方家的財產。
律師說法:若采用這種方案,房屋將認定是男方及其父母的共有財產,貸款也認定為他們的共有債務,相應的增值或貶值由他們共同享有或承擔。而男方的相應產權份額屬于婚前個人財產,根據《婚姻法》,這部分財產并不因結婚而產生共有的結果。如果婚后夫妻雙方用婚后的收入還貸的,若雙方離婚,女方雖無法主張房屋產權,但對于已支付的貸款本息可主張為夫妻共同財產,并要求男方及其父母返還并平均分割。產權證登記在女方及其父母名下的法律后果亦是如此。
4、僅署男方或女方的名字:在由“準夫妻”中的一方或一方的家庭獨自承擔所有房款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婚后因父母的介入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很多戀人選擇了這種方案。
律師說法:這種情況需從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其一,一方或一方的父母出資,僅僅登記在該方子女的名下,根據《婚姻法》的規定,這屬于該方子女的婚前個人財產,結婚后也不會自動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若出現離婚,該房產仍屬于原產權人;其二,一方或一方的父母出資,但登記在未出資的另一方名下,法院通常認定為一種附條件的贈與行為,如果雙方未結婚,該房屋屬于產權證上所載一方的名下,但對方可以要求返還已支付的款項。如果雙方結婚,則屬于產權證下該方的個人財產。
單方持有房屋產權極易產生糾紛
以上列出的四種情況基本囊括了房屋產權署名情況,**道博律師事務所李*軍律師表示,就目前婚房糾紛案例而言,若在《房屋所有權證》上僅署單方姓名,日后因此生發房屋產權糾紛的幾率遠大于其它三種情況。
李律師介紹,婚前單方出資買房,如果在《房屋所有權證》上寫自己的名字,那么按照法律的規定,則屬于自己的財產。但是許多戀人為了表示自己對愛情的忠貞,就出現了這樣的典型情況:即一方出資,房產證寫另一方名字。
鑒于此,李*軍律師提醒婚房族,無論誰出資購買房屋,房產的歸屬均以《房屋所有權證》上的署名人為準,這種單方主持的婚前贈房行為極易產生糾紛。通常情況下一方要求另一方在婚前以己方名義買房,雙方之間約定,若鬧分手,房子歸還給出資一方。然而,類似信誓旦旦的約定較多以口頭形式完成。若房產證上寫的是非出資方名字,如果出資方日后想要回房屋,只有通過收集買房過程中的證據,以證明當初二人對房屋的歸屬問題曾有過約定。由于口頭約定并不具備法律效應,一旦對方不思其反,出資者很難通過司法途徑要回房屋。
律師支招:房屋產權雙方署名避風險
房屋產權證上的署名問題,竟牽扯出一個沉重的話題——新婚燕爾的夫妻如何才能在不傷及對方情感基礎上,最大限度地規避日后房屋產權帶來的糾紛風險?
為此,記者采訪了**松之盛律師事務所趙-莉律師。趙律師表示,婚前購房出資的一方有權要求在房產證上署名自己是權利人。按照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婚前財產各自所有,而房屋權屬是以房屋登記部門登記材料作為行使所有權、處分權等權利的依據。所以如果是雙方共同出資買房,為了避免風險,最好在房產證上雙方共同署名。
趙-莉律師認為,既然房屋產權證上可多重署名。那么只要對房屋擁有所有權,在確認產權歸屬比例后,均可在《房屋所有權證》上署名,進而共同約定對房屋的產權。此外,購房者亦可通過《房屋共有權證》證明對房屋的共同所有。倘若當事人既未在《房屋所有權證》上簽名,又未在《房屋共有權證》上約定房屋產權份額比例,那么其只要能夠提供該房屋屬于共同財產的相關證明,不管雙方將來或現在處于怎樣的關系,該房產都屬于共有財產。
婚房房產證上到底該寫誰的名字
婚房房產證上到底該寫誰的名字婚房房產證上到底該寫誰的名字
在自住購房者中,準備買婚房的占了不少,而這一人群大多事業剛剛起步,所以最流行的做法就是“父母出首付,小兩口還貸款”。不過,“產權證上到底寫哪幾個人的名字”往往就成為了爭論的焦點。房子究竟登記在誰的名下,除了法律因素、感情因素,往往還會因父母的介入變得異常復雜,讓一些年輕的新人感到困惑。目前關于產權證上到底寫誰的名字主要有5種做法,不同的方案可能導致不同的法律后果,戀愛中的男女應當對此有清晰的認識,然后再根據自己家庭和對方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案,以免倉促決定后,家庭、戀人反目,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第一、寫“準夫妻”二人的名字
這是大多數戀人特別是女孩子的觀點,他們認為,既然房子買了是結婚用的,未來也是給他們居住的,當然應該寫戀人雙方的名字。
登記在“準夫妻”名下的法律后果
如果采用這種方案,那么房屋將被認定為夫妻的共有財產,貸款也認定是夫妻的共同債務。如無“借條”等其他證據,父母的出資也將被認定為贈與夫妻兩人,歸雙方共有,若出現離異,父母也無權索回出資錢款。但如果購房后“準夫妻”并沒有進行婚姻登記,而是分手,那么“準婚房”仍將認定為雙方共有財產,貸款也是為雙方的共同債務。但對于父母的出資,如果有相應證據顯示父母出資是基于“準夫妻”雙方結婚的目的,法院也會認定這部分出資是一種附加條件的贈與,而條件就是雙方結婚。但如果雙方沒有結婚,父母就有權索回出資的錢款,上海一家法院此前就出現過這樣的判例。
第二、寫父母的名字
這是很多男方家長的觀點。他們認為,雖然房子買了是結婚用的,但畢竟戀人們還沒有登記,有的期房還要等一年多才能交房,到時候分手了該怎么辦。況且首付款全是父母出的,戀人們并沒有什么投入,因此寫父母的名字也比較保險。
登記在父母名下的法律后果
如采用這種方案,房屋將被認定為父母的財產,貸款也認定為父母的債務,相應的增值或貶值也由父母享有或承擔。但如果結婚后夫妻雙方用婚后的收入還貸的,若雙方離婚,一方雖無法主張房屋,但對于已支付的貸款本息可主張為向父母的借貸,并要求父母返還并平均分割。
第三、寫男方及其父母的名字
這種做法也較為普遍,往往是因為男方的父母出了全部的首付款,未來還貸也主要依靠男方的收入,這婚房應算是男方家的財產。
登記在男方及其父母名下的法律后果
若采用這種方案,房屋將認定是男方及其父母的共有財產,貸款也認定為他們的共有債務,相應的增值或貶值由他們共同享有或承擔。而男方的相應產權分額屬于婚前個人財產,根據新的《婚姻法》,這部分財產并不因結婚而產生共有的結果。但如果婚后夫妻雙方用婚后的收入還貸的,若雙方離婚,女方雖無法主張房屋,但對于已支付的貸款本息可主張為夫妻共同財產,并要求男方及其父母返還并平均分割。產權證登記在女方及其父母名下的法律后果亦是這樣。
第四、寫雙方父母和“準夫妻”的名字
很多人認為,與其那么麻煩,不如把雙方所有人都登記到產權證上,這樣大家都有權利,公平合理。
登記在雙方父母和準夫妻名下的法律后果
若采用這種方案,房屋將認定是準夫妻和雙方父母的共有財產,貸款也認定為其共有債務,相應的增值或貶值也由這些人共同享有或承擔。如果婚后僅用夫妻雙方的婚后收入還貸的,雙方離婚,對于已支付的貸款本息可主張為夫妻共同財產,雙方父母則無權享有該部分財產。
第五、只寫男方或女方的名字
在由“準夫妻”中的一方或一方的家庭獨自承擔所有房款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婚后因父母的介入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很多戀人選擇了這種方案。
只登記在男方或女方名下的法律后果
這種情況需要從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其一,一方或一方的父母出資,僅僅登記在該方子女的名下,根據新《婚姻法》的規定,這屬于該方子女的婚前個人財產,結婚后也不會自動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若出現離婚,該房產仍屬于原產權人;其二,一方或一方的父母出資,但登記在未出資的另一方名下,法院通常認定為一種附條件的贈與行為,如果雙方未結婚,該房屋屬于產權證上所載一方的名下,但對方可以要求返還已支付的款項。如果雙方結婚,則屬于產權證下該方的個人財產。
獲取相關幫助請咨詢德宏房產糾紛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請事假,公司是否有權不批
2021-03-26贍養糾紛調解能否涉及財產
2021-01-18幾年的交通事故還能重新訴訟嗎
2021-03-01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私刻公章構成表見代理嗎
2021-01-24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