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故意殺人案一審辯護詞
劉律師
某序律師事務所接受被告人杜**的委托,指派我們擔任其被指控犯有故意殺人罪一案的辯護人,通過閱讀卷宗、會見被告人及庭審調查、質證等,我們認為:指控被告人杜**犯有故意殺人罪的基本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取證嚴重違反法律程序,依據現有的證據不能認定被告人杜**構成故意殺人罪。現提出如下辯護意見,請法庭采納:
第一,指控被告人杜**犯有故意殺人罪的取證程序嚴重違法。
1.刑訊逼供后果嚴重:
本案才一開庭,被告人杜**就向法庭陳述了在偵查過程中遭受刑訊逼供的情況,并將手上、腿上及腳上的傷痕讓事實合議庭及訴訟參與人過目驗證,足以證實其所述慘遭刑訊逼供的客觀存在,被告人杜**在辯護人與偵查人員第一次會見時當即就提交了《控告書》給辯護人,同時告知辯護人,其刑訊逼供的傷情已由駐監檢察官驗證并拍了照片,收取了控告書。公訴機關用某個審訊的錄像
推斷來否定全案的審訊情況,排除刑訊逼供,根本不能證明其主張成立。據此,辯護人提請法庭注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貫徹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8條規定:“......凡經查證確實屬于采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請求法庭依照這一規定確認被告人杜**所做的供述無效,而且請求法庭向昆明市第一看守所駐監檢察官提取相關照片和資料,并附上被告人在審判前的有關控告書。
2.虛構現場“剎車踏板”、“油門踏板”上有足跡附著泥土的證據,誤導偵察視線。
本案《現場勘查筆錄》及《現場照片》僅僅客觀記載了:車內離合器踏板上附著有足跡遺留泥土。然而指控證據之一:“警犬氣味鑒定”是以汽車中“剎車踏板”、“油門踏板”上的足跡遺留的泥土為嗅源來與被告人杜**的鞋襪氣味進行甄別,結果是“警犬反映一致”,從而認定是被告人杜**所為。試問:現場勘查根本沒有“剎車踏板”、“油門踏板”附有足跡泥土的記載(記錄)或事實,何來嗅源?何來正確的鑒定結果?其次: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發案,直至一九九八年八月‘三日才由警犬甄別是何原因?嗅源是否可以經長期保管而不發生變化和失效?指控證據之二:“警犬氣味鑒定”以汽車中“剎車踏板”、“油門踏板”上的足跡遺留泥土為嗅源來與被告人杜**身上的鈔票氣味進行甄別,結果是“警犬反映一致”,從而認定是被告人杜**所為。試問:“剎車踏板”、“油門踏板”上的泥土系子虛烏有,何來嗅源?何來正確的鑒定結果?指控證據之三:“警大氣味鑒定”以汽車中“剎車踏板”、“油門踏板”足跡遺留泥土為嗅源來與被告人杜**衣領上的泥土氣味進行甄別,結果是“警犬反映一致”,從而認定是被告人杜**所為。試問:“剎車踏板”、“油門踏板”的泥土系子虛烏有,豈能有嗅源嗎?豈能有正確的鑒定結果?
(1)從訊問筆錄的整體上看:公訴機關所出示的是第4次和第9次的供述材料,那么13次是如何供述,58又是怎樣供述的,是否也是有罪供述。
(2)從四份供述材料所記錄的時間上看,幾次供述時間集中在7月1日至7月10日這一期間,在長達8個月的關押時間,只有這一期間作了有罪供述,故這一期間被告人杜**處于何種精神狀態?是否有刑訊逼供、引誘、威脅等情況存在?不能不讓人質疑。
(3)在四份供述中所表述的情況相互矛盾,如殺人的過程,‘棄物的地點,殺人的手段,殺人的時間,殺人的地點均不一致,故這樣的供述不能采信。
3.依照法律的規定:“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定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在本案中除被告人相互矛盾的供述之外,公訴機關還出示了如泥土、射擊殘留物、氣味等鑒定,期望通過這些鑒定能夠證實杜**確實構成了犯罪。但是,在庭審過程中公訴機關不能出示取材的有關筆錄等證明證實其獲得證據的合法性,所以這些鑒定都存在著取材時間和取材地點不具備法定條件的問題,另外這些鑒定與勘驗、檢查所描述的情況也不相符,致使這些證據不具備“合法性”的證據條件,不能作為證據使用,也就不能靠這些證據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4.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06條的規定:勘驗、檢查的情況應當寫成筆錄,由參加勘驗、檢查的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蓋章。第121條規定: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但是在本案的勘驗、鑒定中,我們沒有看到見證人的簽名或蓋章,也沒有看到犯罪嫌疑人得知鑒定結論的說明。所以,辯護人認為:本案取證程序違法,現有的證據不能做為定罪量刑的依據。
第二,本案沒有證據證明被告人杜**具備故意殺人的主觀動機。
起訴書指控:“杜**因懷疑其妻王曉湘與王俊波有不正當兩性關系,而對二人懷恨在心”繼而將王曉湘、王俊波兩人槍殺。對此指控,從庭審質證的情況可以看出:所謂懷疑之說,僅僅是被告人杜**一人在刑訊逼供的情況下所做的孤證,沒有其它證據應證,表現在:杜**供述稱,因人工流產懷疑王曉湘有外遇之說,有帶領王曉湘做手術的醫生證明當時杜**并沒有任何不高興的跡象,而且杜**還盡心盡力的照顧了王曉湘,在王曉湘發火之時,杜**所表現的只是“伸了下舌頭”,由此可以肯定,所謂通過人工流產懷疑王曉湘有外遇之說不能成立,此其一;其二,杜**周圍的朋友、家人均證實杜**與王曉湘在案發前夫妻關系一直很好,沒有口角等情況發生:其三,杜**家里的電話是通過總機轉接的分機,不可能查到是什么地方打來的電話。故通過電話得知王曉湘與王俊波聯系密切之說也不能成立。
另外,本案被描述為一起預謀殺人的案件,在偵破報告中指出:杜**知道王俊波要上昆明后,安排了值班,約王曉湘、王俊波到玉龍灣玩等等,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僅僅是懷疑,在沒有得到證實之前,就預謀“殺人”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少?還有預謀殺人的槍需要靠王俊波帶來,事前王俊波是不是一人來昆?王俊波帶不帶槍來昆,帶來的槍能否順利的拿到杜**手上?拿不到的情況下,一人對付兩人或更多的人能否對付得下來等均成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便大膽的進行了預謀,可能嗎?辯護人居于對以上事實和問題考慮認為:沒有證據證明被告人杜**具備故意殺人的主觀要件,由此,從犯罪構成要件的角度分析本案,指控杜**犯有故意殺人罪缺乏主觀要件,不能成立。
第三,在客觀方面沒有證據能夠證明杜**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
按照犯罪構成的理論,一個犯罪行為是否成立必須具備主體、客體、主觀、客觀方面的構成要件,現在人死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么是不是杜**所為,這需要從時間、空間、地點、手段、兇器等方面來判斷,而公訴機關現在所出示的客觀方面證據不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故指控杜**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是不成立的。理由是:
1.從時間上來看:法醫認定,被害人死于距受檢時間40小時左右,公訴機關把死亡時間固定在40小時,即4月20日晚8點,排除了左、右之說,在此我們要問如果左、右一個小時,杜**還有犯罪時間嗎?回答是明確的“沒有”。因為有證據證明在4月20日晚?點40分之前和晚9點以后,均有人在戒毒所看見了杜**。另外,有證據證明指控杜**出入的斷墻有人值班,4月20日晚值班人員沒有看出有人出入,如果沒有證據證明值班人員有吃夜霄,巡視等離崗的情況發生,那么,杜**沒有從斷墻出來就是真實的,沒有從斷墻出來又沒有證據證明杜**從其它出口離開過戒毒所,杜**有作案時間的說法就不能成立。
2.從案發地點上看:公訴機關沒有明確說明案發于何地,只說是在車上實施的犯罪,由于汽車本身是交通工具,可能停放于不同的位置,如果車已經到了昆明或晉寧,杜**犯罪后還能在9點20分以前趕回戒毒所嗎?顯然是不能的,那么,案件究竟在何處發生,也就成了本案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而且需要有肯定、明確的地點,才能判斷杜**作案的可能性。另外,如果公訴機關所指控的在車內殺人的說法成立,為什么車內沒有噴射狀血跡?子彈頭怎么又到了死者的前面?車內怎么沒有檢測到射擊殘留物?指紋怎么沒有檢測到等?這些問題在本案均無合符邏輯的解釋,由此,可以看出,指控在車內實施的犯罪,是不能成立的。
3.從氣味鑒定上看:本案中氣味鑒定是作為一個主要證據被提出的,對于這個證據取得的合法性,辯護人已經在前面的辯護意見中涉及。退而言之,假設氣味鑒定取證程序合法,由于嗅源沒有與王曉湘的氣味進行鑒別,加上南京公安局兩條警犬一個肯定一個否定的鑒定。可以說明杜**是否到過車上,尚不能確定,更何況殺人呢?‘
4.從作案工具上看:本案中通過對彈痕的鑒定,確認死者是被路南縣公安局配發給王俊波的自衛槍所殺,此槍至今去向不明,公訴機關當庭也說到,杜**過去的交待是老實的,那為什么不能查找到槍的去向,這其中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杜**沒有如實交待,另一種杜**根本就不知道槍的去向,如果第2種假設成立,也就從另一側面否定了杜**作案的可能。
5.從射擊殘留物上看:由于取證的程序問題,射擊殘留物的鑒定是否合法存在著很大的疑問,另外,就算取證程序合法,鑒定真實有效,此鑒定也只能證明杜**有過射擊的行為,并不能證明此射擊行為就是發生在4月20日晚,射擊的事實有戒毒所的多名干警證實,所以,在杜**衣袖上查出射擊殘留物不足為奇,更不能以此為證。’
第四,案件中需要證據說明的一些情況,確沒有任何證據說明,可見本案的基本事實不清。
通過庭審質證,辯護人認為:有一些在案件中本應查清或重視的情況在本案中未能得到司法機關的充分重視。故在此辯護人有必要提請法庭重視。
1.起訴的證據中涉及到杜**4月20日當晚在戒毒所日611194電話上兩次撥打313748l傳呼的情況,而在這兩次傳呼之前的23分鐘,傳呼臺就傳出了請回電話8611194的信息,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案件中沒有相應的證據說明。
2.在現場勘驗時,有一情節即發現汽車所帶的各胎不翼而飛,現這個備胎究竟是何時不在的沒有相應的解釋,假設這個各胎是案發后不在的,那么要備胎的目的何在?是否有第二輛汽車存在的可能?均對本案的認定起著重要作用。
3.現場勘驗在被害人王曉湘坐椅的靠背后發現有泥土的痕跡,這個痕跡是怎樣上去的,卷宗里沒有對應的解釋,而辯護人認為,如果沒有確實的證據,只能推斷為在汽車的后排曾今有人坐過,那么,坐在后排的這個人是誰,與本案是何關系?需要查證落實。
綜上所述,本案基本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故懇請人民法院依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宣告被告人杜**無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從刑罰的價值去向來看,也希望合議庭能夠給被告人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被告人韓某還很年輕,使其早日回歸社會,更有利于其回報社會和他的家庭,更有利于實現其人身價值。如果您還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摩托車撞人后如何私了
2021-03-03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1-03教授猥褻學生,學生是否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8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土地轉讓要什么手續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