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初犯如何處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初次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要依據犯罪情節處理,如果情節不嚴重,全部退贓,并確有悔罪表現的,不予刑事處罰或者從寬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不屬于“情節特別嚴重”,行為人系初犯,全部退贓,并確有悔罪表現的,可以認定為情節輕微,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確有必要判處刑罰的,應當從寬處罰。
公民個人信息的界定
刑法修正案沒有對公民個人信息作出界定。有人認為,公民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職業、職務、年齡、婚姻狀況、學歷、專業資格、工作經歷、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信用卡號碼、指紋、網上登錄賬號、密碼等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的信息。筆者認為,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個人社會活動空間的拓展,個人信息的內容會更加豐富,采用列舉式的方法顯然無法窮盡。從內涵上看,公民個人信息指反映公民個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會生活經歷及家庭、財務狀況,也包括公民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取得、采用的個人識別代碼。從外延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初次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要依據犯罪情節處理,如果情節不嚴重,全部退贓,并確有悔罪表現的,不予刑事處罰或者從寬處罰。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空心房補償政策
2021-03-18律師函可以拒絕簽收嗎
2021-03-14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住宅樓能做土地出讓嗎
2021-02-12土地出讓金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09個人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1-06國家對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