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初犯如何處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初次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要依據犯罪情節處理,如果情節不嚴重,全部退贓,并確有悔罪表現的,不予刑事處罰或者從寬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不屬于“情節特別嚴重”,行為人系初犯,全部退贓,并確有悔罪表現的,可以認定為情節輕微,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確有必要判處刑罰的,應當從寬處罰。
公民個人信息的界定
刑法修正案沒有對公民個人信息作出界定。有人認為,公民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職業、職務、年齡、婚姻狀況、學歷、專業資格、工作經歷、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信用卡號碼、指紋、網上登錄賬號、密碼等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的信息。筆者認為,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個人社會活動空間的拓展,個人信息的內容會更加豐富,采用列舉式的方法顯然無法窮盡。從內涵上看,公民個人信息指反映公民個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會生活經歷及家庭、財務狀況,也包括公民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取得、采用的個人識別代碼。從外延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初次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要依據犯罪情節處理,如果情節不嚴重,全部退贓,并確有悔罪表現的,不予刑事處罰或者從寬處罰。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同行業財務崗位有競業限制嗎
2020-12-29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