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使人受傷判刑標準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二、涉嫌故意傷害有諒解書的作用是什么?
諒解書一般在提起公訴至法庭質證環節完成,其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從輕的效力。即當事人或受害人從情感上給予了原諒,也表示出當事人或受害者不再追究了態度,對量刑上有一定的減、免除處罰的參考作用。
三、涉嫌故意傷害判緩刑的條件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第七十四條明確規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其實故意殺害罪最嚴厲的量刑標準是死刑,而且使人受傷并不是特別的詳細,如果是導致對方受輕微傷的話,受害者是輕微傷的,那么當事人也不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不構成犯罪的,通常就是行政拘留。
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
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鎮政府有執法權嗎
2020-11-15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合伙人對合伙企業財產如何處分
2020-12-15單剝奪政治權利未釋放如何處理
2021-02-09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