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況構成綁架罪
根據《刑法》第239條的規定,綁架罪的表現形式具體有以下三種:
1、以勒索財物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的行為;現實中常見的犯罪形式多為犯罪分子綁架他人實施控制后,向其近親屬索要財物的行為。
2、基于財物以外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如犯罪分子搶劫作案后,劫持人質,要求警方讓其離開犯罪現場的行為。
3、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行為。主觀表現為故意綁架他人作人質,威脅、要挾達到犯罪目的,這種犯罪目的,即是指向勒索財物,也有政治目的、個人目的或恐怖活動等目的,而如果以財物為目的的,必須是勒索財物的行為,也即強行索要財物的行為。其侵害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公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二、綁架罪既遂的標準如何?
綁架罪只有既遂才會考慮“情節較輕”的情形,所以,綁架罪既遂的標準如下:
綁架罪以控制人質為既遂標準。
【注意】大部分人會以犯罪行為人勒索到財物為既遂標準,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本罪中只要犯罪行為人限制或控制了受害人的人身自由即既遂。
三、怎么處罰綁架罪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犯本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近幾年來,社會上出現了因債權債務關系引起的“人質型”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案件,即以強行扣押“人質”的方式,脅迫他人履行一定行為為目的的違法犯罪行為。“一定行為為目的”,實踐中大多是健債款,要求“以錢換人”。這種行為從形式上看與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的綁架行為很相似,但實質上有很大區別,要注意區分二者。
綁架罪的行為方式有哪些
犯了綁架罪判幾年
綁架罪如何認定既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工傷申報超過30天怎么辦
2021-01-04涉外撫養收費多少錢
2021-01-14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主債務分期履行情況下的保證期間的起算
2021-03-25如何認識保證合同
2021-01-23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票據丟失申請公示催告程序
2021-01-17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新婚買婚房注意事項
2020-11-21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