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況構成綁架罪
根據《刑法》第239條的規定,綁架罪的表現形式具體有以下三種:
1、以勒索財物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的行為;現實中常見的犯罪形式多為犯罪分子綁架他人實施控制后,向其近親屬索要財物的行為。
2、基于財物以外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如犯罪分子搶劫作案后,劫持人質,要求警方讓其離開犯罪現場的行為。
3、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行為。主觀表現為故意綁架他人作人質,威脅、要挾達到犯罪目的,這種犯罪目的,即是指向勒索財物,也有政治目的、個人目的或恐怖活動等目的,而如果以財物為目的的,必須是勒索財物的行為,也即強行索要財物的行為。其侵害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公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二、綁架罪既遂的標準如何?
綁架罪只有既遂才會考慮“情節較輕”的情形,所以,綁架罪既遂的標準如下:
綁架罪以控制人質為既遂標準。
【注意】大部分人會以犯罪行為人勒索到財物為既遂標準,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本罪中只要犯罪行為人限制或控制了受害人的人身自由即既遂。
三、怎么處罰綁架罪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犯本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近幾年來,社會上出現了因債權債務關系引起的“人質型”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案件,即以強行扣押“人質”的方式,脅迫他人履行一定行為為目的的違法犯罪行為。“一定行為為目的”,實踐中大多是健債款,要求“以錢換人”。這種行為從形式上看與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的綁架行為很相似,但實質上有很大區別,要注意區分二者。
綁架罪的行為方式有哪些
犯了綁架罪判幾年
綁架罪如何認定既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滴滴釣魚執法怎么辦
2021-01-05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如何產生的
2020-12-25企業法律顧問要求通過法考嗎
2021-03-21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關于加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管理的通知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