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致死幫兇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幫兇一般也要承擔法律責任,幫兇在法律上屬于從犯,從犯的具體處罰時間需要根據具體的案情分析進行判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不認罪可以判刑嗎?
可以的,只有證據就可以定罪。
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三、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作為真正的朋友,肯定是不會幫助當事人去實施這些違法犯罪的行為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因為雙方當事人的無知行為導致受害者直接死亡,而幫助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的當事人也不是絕對無辜的,如果幫兇之后,能主動投案自首,也是在量刑上爭取主動權。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拒不賠償怎么辦?
故意傷害罪有未遂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于企業改制的司法解釋
2020-12-09承諾生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04本人需要繳納失業保險滿幾年
2021-01-15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給公司擔保錢沒還上房子被封了怎么辦
2021-02-10重婚罪的追訴時效是多久
2021-01-16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