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可以處一年有期徒刑?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可以處一年有期徒刑的,故意傷害造成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鑒定的依據是《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
二、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日常生活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一些鄰里之間會發生一些糾紛,而這種糾紛的話,往往都是一些零碎的小事情,所引起的大是很容易導致大家打架斗毆,甚至是給他人造成重傷的后果,只是會需要進行刑事責任承擔,所以切勿沖動。
故意傷害罪輕傷鑒定標準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能調解解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經濟糾紛過了追訴時效怎么辦
2021-02-19國有企業改制的方式
2020-12-27同業拆借業務應遵循怎樣的規則
2020-12-17高空墜物屬于什么傷害
2021-01-05超出紅線建設如何處罰
2021-03-23公證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01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0童工保護如何規定
2020-12-02假冒注冊商標罪處罰措施
2021-03-15怎么取保候審?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涉黑能取保候審嗎
2020-12-03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復議嗎
2021-01-18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