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刑事犯罪,一般都是要先進行了立案,然后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對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逮捕措施。當然無論是立案還是逮捕,此時都必須要滿足法律規定的條件才行。那么立案與逮捕的條件分別是什么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立案的條件是什么
(一)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二)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通過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犯罪己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對追訴時效作了明確的規定,在立案過程中理應遵守執行。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特赦是國家對某些犯罪或者特定的犯罪人免除刑罰的一部或全部的措施。已經赦免得罪行,不應立案追究。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屬于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依法享有決定是否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自主權。
(5)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刑事責任的承擔者已不存在,再追究死者的刑事責任已沒有意義,故不予立案。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
以上情形只要屬于其中之一者,就應當決定不立案。已經立案追究的,在偵查階段應撤銷案件;在起訴階段應不起訴;在審判階段應終止案件或者宣告無罪;在執行階段應按審判監督程序依法重新審理。
二、逮捕的條件有哪些
逮捕是刑事訴訟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為了防止逮捕的過量適用,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了逮捕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即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第二:可能判處徒刑以上的刑罰。
第三: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有逮捕必要指:
1、可能繼續實施犯罪行為,危害社會的;
2、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3、可能自殺或者逃跑的;
4、可能實施打擊報復行為的;
5、可能有礙其他案件偵查的;
6、其他可能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情形。
實踐中,對刑事案件中的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逮捕措施的,除了要滿足法定的條件外,還要經過合法的審批手續,否則的話就是違法的。關于刑事案件立案與逮捕的條件,律霸小編就為大家整理到此,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不批準逮捕的條件包括哪些
批準逮捕的期限是多久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征地補償是怎么樣的
2021-02-10刑事案件告狀書怎么寫
2021-02-06服刑減刑通知家屬嗎
2021-03-01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