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致人死亡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一)?過失致人死亡罪客體要件
過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其神圣不可侵犯,已為憲法所肯同,理應由其子法貫徹。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均具有社會危害性,應受刑法打擊。本法第232條規定故意殺人罪。本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二)?過失致人死亡罪客觀要件
過失致人死亡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索;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過失致人死亡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
3、?從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
(三)?過失致人死亡罪主體要件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過失致人死亡罪主體。
(四)?過失致人死亡罪主觀要件
過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該罪與故意傷害致死怎樣區分
二者在客觀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主觀上對死亡結果均出于過失,區分關鍵是行為人主觀上有無傷害的故意。
過失傷害致死時,行為人主觀上既無殺人故意,也無傷害故意,但法律上要求侵害人承擔刑事,如交通肇事罪。
故意傷害致死顯然以具有傷害的主觀故意為前提。故意傷害造成的死亡結果,則是故意傷害罪的加重情節。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人都沒有想著故意去傷害他人甚至是剝奪他人的生存權利。而這也從反面說明了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是多么的惡劣。而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涉及到死亡的案件最好都聯系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后果
2021-01-01注冊資金虛繳能否辦理股權質押
2020-11-14妨害公務罪緩刑前提是什么
2021-02-14回收廢機動車拆解造成環境污染怎么辦
2021-02-24交通法第90條扣分嗎
2021-03-07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養老金補發
2021-01-07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