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實施傷害行為怎么處罰
未成年人故意傷害,是指被告人實施故意傷害他人行為時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
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此,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只有故意傷害他人達到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后果,才會負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故意傷害行為達到輕傷程度的,就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但是不管是已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還是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在量刑時都應該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故意傷害他人怎么賠償
《刑法》第36條明確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分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故意傷害他人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賠償項目、賠償標準賠償被害人的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情況下未成年人也是需要承擔責任的,如果已經滿了14周歲,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但是在14周歲到16周歲可能會減輕處罰,并且未成年人犯罪的檔案不會公布出來。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注銷原因有什么
2021-03-18回收廢機動車拆解造成環境污染怎么辦
2021-02-24打印的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02原產地標記注冊流程是什么
2021-03-09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執行標的的異議
2021-01-11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