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刑事訴訟法》中的規定可以知道,只有同時具備“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這兩個條件,才能立案,依法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那要是實踐中派出所不立案怎么辦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都有權而且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因此,司法機關接到的案件有單位和公民個人在發現犯罪案件時向司法機關的報案、有被害人的控告,還有犯罪案件的有關知情者的舉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上述報案、控告和舉報的材料,應當立即開展工作,根據所提供的有關材料,按照管轄和分工的規定,迅速進行審查,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分析是否可能已經構成犯罪,需要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然后決定是否立案。
如果認為已經構成了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就應當決定立案偵查。比如對所提供的材料進行核實,證據不夠充分的,應當進一步開展調查、取證等偵查工作。如果認為沒有構成犯罪,不屬于犯罪案件,不當作犯罪案件處理的,要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可以申請復議,控告人如果不服,要求再進行一次審查,有關的司法機關應當再認真地審查一遍。
另外,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人民檢察院,如果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沒有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沒有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對不立案的原因或者理由加以說明。比如,是否屬于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給人民檢察院或者被害人一個明確的答復。
如果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在這種情況下,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并且根據有關的規定,公安機關在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后7日內,應當將說明情況書面答復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的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發出《通知立案書》時,應當將有關證明應該立案的材料同時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在收到《通知立案書》后,應當在15日內決定立案,并將立案決定書送達人民檢察院。可見,對于公民報案、控告后,司法機關是不能隨便不予立案的,即使不予立案,也應當說明原因。
對于刑事案件的立案,我國采取了監督制度,即由同級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刑事立案進行監督,如果派出所不立案的話,那么當事人可以向檢察院提出申請,之后就由檢察院行使立案監督權。
民事案件法院不立案怎么辦
公安不立案因缺乏證據該怎么辦
不立案可以要求書面回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案件在執行階段還需要保全嗎
2021-03-21刑事案件可以自行調查取證嗎
2020-12-20勞動仲裁庭審調查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2020-12-04小股東沒有權力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嗎
2021-01-11未婚生子會被罰款嗎
2021-01-07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