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罪和過失致死罪有什么區別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或者已經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過失致人重傷罪的區別:
二者在客觀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主觀上對死亡結果均出于過失,區分關鍵是行為人主觀上有無傷害的故意。
過失致死時,行為人主觀上既無殺人故意,也無傷害故意。故意傷害致死顯然以具有傷害的故意為前提。過失造成的死亡結果,則是故意傷害罪的加重情節。這就告訴我們,不能把所有的“故意”毆打致人死亡的案件,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毆打不等于傷害,一般生活上的“故意”不等于刑法上的故意,如果行為人只具有一般毆打的意圖,并無傷害的故意,出于某種原因或條件引起死亡結果,就不能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如果行為人主觀上對死亡結果具有過失,就應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所以,要區分故意傷害致死與過失致人死亡,就必須弄清“傷害”與“故意”在刑法上的意義。
故意傷害罪如何認定
1、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是非法進行的,如果某種致傷行為為法律所允許,就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如造成傷害,醫生對病人截肢治病等。
2、故意傷害罪中的傷害,包括重傷和輕傷,但并不包括輕微傷害在內。在一般情況下,對被害人造成的損傷是輕傷還是輕微傷,決定了對加害人應否追究刑事責任,應否認定為故意傷害罪。輕傷害與輕微傷害區別的主要標志之一,就是看其能否自行修復。
一般說來,輕微傷害不需要專門的手術治療,人體通過自身的代償功能便能使其復原,或者僅采取簡單的醫療手段和護理就能使傷勢很快痊愈。而輕傷害在通常情況下都必須進行專門的治療,有時還需要特殊護理。否則傷勢就有可能惡化、感染或引起其他嚴重的并發癥和后遺癥。
過失致人死亡罪如何認定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或者已經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認定過失致人死亡罪,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與意外事件的界限
兩者的共同點在于:
1、客觀上行為人的行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結果。
2、主觀上行為人都沒有預見這種結果的發生。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于要查明行為人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死亡結果的發生,是否應當預見,如果應當預見,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過失而沒有預見,則屬于過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為人對此不應負刑事責任。
(二)不作為致人死亡行為的定性
不作為致人死亡不僅可以成立故意殺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于,行為人對其不作為行為導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態,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在司法實踐中,尤其要注意這樣一種情況,即:行為人先前意外地或過失地導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險,行為人能搶救而不搶救,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對行為人不應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認為是意外事件而認定行為人無罪,而應對其以間接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其次,再從犯罪客觀方面來看,出于被告人的傷害行為造成了被害人可能死亡的危險狀態時,被告人就負有防止這種危害結果發生的特定義務,但他基于上述心理因素,不僅不采取積極的搶救措施,反而一聲不吭甚至一走了之,從而導致了被害人因貽誤搶救時間而死亡。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故意傷害罪和過失致死罪有什么區別”問題進行的解答,故意傷害罪和過失致死罪兩者主要的區別是主觀意志的不同,一種是故意實施犯罪行為,另一種不是主觀意志造成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后賣房子需要對方簽字嗎
2021-02-03房產抵押他項證有期限嗎
2021-01-30房產繼承糾紛的訴訟時效
2020-12-30股東虛假簽字能否行政訴訟
2021-02-13公司改制方案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28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扣押勞動者工資作為保證金的勞動合同無效
2021-03-18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瞞著寫首付贈與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4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