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性質的勞動合同是無效合同。部分用人單位為防止勞動者“跳槽”,在訂立勞動合同時,要求勞動將其身份證、檔案、現金作抵押物,甚至扣留勞動者應得的福利或工資,一旦勞動者“跳槽”,用人單位便將抵押物扣留。這種做法不但違反了國家有關政策規定,而且嚴重損害了勞動者權益。
一、案情簡介:
2010年2月,小李受聘到北京某汽車運輸公司任貨車司機一職,月工資為3500元,勞動合同期限為二年,試用期兩個月。在試用期內,該公司并沒有給小李發放工資,該公司稱,要把小李在試用期的工資暫時扣押,待勞動合同期滿后在發給小李,小李認為這樣不合理,并向本律師咨詢
二、《勞動合同法》的有關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證件。”
第八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第八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三、法律風險
在實踐中,有些企業以防偷、防跑、防犯規等等為由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收取“押金”、“保證金”等,如果沒有押金,就扣下試用期期間的工資做抵押。其實,這種做法是違反法律的,一旦勞動者向勞動部門投訴,企業是得不償失。新《勞動合同法》對此做了明確規定,并規定了用人單位違法的處罰措施。因此,新法實施后,企業在招工時收取押金、扣押證件的,不僅面臨行政處罰,還將面臨民事賠償。
本案中,小李可與單位進行溝通協商,要求用人單位及時支付暫扣的工資;協商不成,小李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提起勞動仲裁。
勞動合同是勞資雙方明確權利義務以及解決勞動爭議、維護各自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只有以書面的形式固化,企業的主張才能被予以支持和認定,發生爭議時企業也才能更容易舉證,使糾紛能夠順利解決。在實踐中,企業一定要避免陷入這種誤區,即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就可以規避法律的規定,自由處置員工的錄用與辭退,而且還可以不繳、少繳稅款和社會保險費,即便員工去告,也會因缺乏證據而不了了之。其實不然,原勞動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在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的事實勞動關系可參照的憑證包括:(1)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4)考勤記錄;(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的舉證責任在用人單位。而且這一通知還規定了用人單位終止事實勞動關系的,也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即使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企業也很難因此免除相應的責任。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只要存在勞動關系,企業就要為勞動者辦理相關手續,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而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沒有勞動合同,勞動者只要向有關部門舉報,經查實后,企業仍然要補繳社會保險費,且相關責任人還要接受處罰。
另外,如果不簽訂勞動合同,企業還面臨著補償金風險。根據法律規定,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無論何時將其辭退,都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而如果簽訂了勞動合同,企業就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以及嚴重違紀、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害等解除條款,及時辭退不符合用工條件的員工而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部門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2021-02-23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1-04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