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衛過當的故意傷害表現為什么?
防衛過當的故意傷害表現為:主觀方面的故意行為,是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所謂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行為超越了法律規定的防衛尺度,因而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況。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且必須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損害。防衛必須有不法侵害行為發生。也就時說對合法行為不能實施防衛。不法侵害行為必須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假想的。沒有不法侵害,行為人誤以為有不法侵害發生而實施所謂的防衛,稱為假想防衛。
二、司法解釋
防衛過當致使他人受到重傷害,屬于假想防衛:不是正當防衛,因為乙再次企圖侵害自己的人身權益不是正在實施的侵害,不符合正當防衛的構成要件。 如果打傷:經過鑒定屬于輕傷以上的要承當刑事責任,構成故意傷害罪。看傷情鑒定來適用法定刑區間。如果受害人有過錯的,可以適當在減輕處罰。如果是輕傷害一般是管制或拘役,如果是重傷害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如果是故意殺人的,構成故意殺人罪,適用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防衛過當的認定是比較復雜的,對于當事人是否屬于防衛過當而造成故意傷害,應當結合具體的犯罪事實來認定,如果當事人所進行的防衛措施造成了犯罪事實更加復雜的,或者造成了過量的傷害的,司法機關應當結合相關法律依據認定為防衛過當,再進行合法合理的判決。
防衛過當判幾年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土地出讓轉讓的流程
2021-02-18公益拆遷就是國家拆遷嗎
2021-02-20國家拆房多少錢一平方
2021-02-26農村拆遷如何拿安置房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