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qū)?/a>是比較難的,但也并不是不可能的,只要符合刑法條件的,就可以申請取保候?qū)彙?/p>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guān)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qū)彛?/p>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qū)彶恢掳l(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qū)彶恢掳l(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jié),需要采取取保候?qū)彽摹?/p>
取保候?qū)徲晒矙C關(guān)執(zhí)行。
二、公安機關(guān)逮捕的條件
1、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這是逮捕的前提和基本條件。逮捕通常不是在偵查終結(jié)以后才采取,而是逮捕之后仍將繼續(xù)進行偵查,所以,經(jīng)過初步偵查,只要有證據(jù)證明發(fā)生了犯罪事實且是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了犯罪,便可對其執(zhí)行逮捕。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這就是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犯的罪,按照刑法的規(guī)定,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
3、采取取保候?qū)彙⒈O(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還不足以防止其發(fā)生社會危險性。所謂社會危險性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有逃跑、自殺、串供、毀滅罪證等妨礙訴訟活動進行的情況以及可能行兇報復繼續(xù)進行犯罪活動,給社會帶來新的危害。
三、非法拘禁怎么認定
1、考察非法拘禁罪的首要標準----“非法性”
根據(jù)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扣押、拘押、禁閉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要界定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立罪與否,首先要考察拘禁行為的“非法性”。
“非法性”分為兩種情形:一是行為人無權(quán)拘禁他人,但使用強制方法或者其他方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二是行為人有權(quán)拘禁他人,但違反法定程序剝奪他人人身自由。
2、考察非法拘禁罪的次要標準----“時間性”
在非法拘禁罪中,拘禁時間的長短,一方面涉及罪與非罪的認定,另一方面也會涉及到行為人刑事責任的輕重。我國《刑法》對非法拘禁罪的時間要求沒有明文規(guī)定。目前法學界通說的觀點認為,時間的長短對立罪與否沒有影響,只是影響對行為人的量刑。
3、考察非法拘禁罪的第三個標準----情節(jié)的“嚴重性”
剝奪自由行為的危害性是否達到構(gòu)成非法拘禁罪的程度,需要結(jié)合該行為的次數(shù)、人數(shù)、手段、危害后果、動機等多方面的因素加以綜合考慮。非法拘禁行為,只有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才構(gòu)成犯罪。
以上就是律霸網(wǎng)小編為大家?guī)淼南嚓P(guān)法律知識。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guān)逮捕后,申請取保候?qū)徥潜容^難的,但也并不是不可能的,只要符合刑法條件的,就可以申請取保候?qū)彙Wx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