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的某些決策在實施的時候,該行為所造成的后果相關人員是有明確的識別能力的,但單位的主要責任人放任該危害結果的發生,所以有很多人都認為單位犯罪基本上都是故意的。可是,不排除有些決定是因為領導人員過于自信或者疏忽大意的,那么,單位犯罪過失的依據是什么?
一、單位犯罪過失的依據是什么?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單位犯罪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有關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為本單位謀取利益而故意實施的行為。單位犯罪中的行為人在主觀上表現為直接故意。
單位犯罪的特點在于:在單位故意犯罪的情況下,這種犯罪行為是經單位集體決定或者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在單位過失犯罪的情況下,這種犯罪行為是單位直接責任人員的職務行為。
關于單位犯罪責任形式,在刑法總則中沒有明文規定,因此對此在刑法理論上存在爭議。單位犯罪可以由故意構成,這是沒有疑問的。關鍵在于單位犯罪是否可由過失構成,對此存在否定說。從刑法分則關于單位犯罪的具體規定來看,雖然大多數是故意的單位犯罪,但也不可否認存在少數過失的單位犯罪。
二、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刑法對單位犯罪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采取兩罰制。在兩罰制中,對單位是判處罰金,判處罰金采取無限額罰金制,即對罰金的數額未作規定。
在兩罰制中,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是判處刑罰,這里的刑罰包括自由刑與罰金,主要是自由刑。對個人判處自由刑的,又有以下兩種情況:
1、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判處與個人犯罪相同刑罰。例如刑法第220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侵犯知識產權罪——引者注)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這里所謂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就是指依照對個人犯罪的規定處罰。
2、在少數情況下,判處低于個人犯罪的刑罰。例如個人犯受賄罪的,最重可以判處死刑,但根據刑法第387條規定:“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此可見,在單位犯受賄罪的情況下,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的刑罰遠輕于個人犯受賄罪的情況。
在司法實踐當中,有少數的單位犯罪也是按照過失來處理的,因為有些單位的領導人員在制定某項決策的時候,結果是造成了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可能在資本運作過程當中某些后果是先前沒有預料到的。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運輸工具保險概述
2021-02-22土地流轉條件下農民就業問題的緊迫性
2020-11-07公租房的拆遷補償金額是怎么計算的
2020-11-23有宅基地的如何拆遷補償
2021-01-1670年住宅公寓有什么問題
2020-11-10農村征地的主體是誰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