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主要是為了公司、單位等利益而實施的具有社會危害性、并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行為。在我國刑法上有許多關于單位犯罪的法律條文。同時我國對單位犯罪采取雙罰制或者單罰制原則。那么刑法單位犯罪哪條規定只處罰個人?下面小編將為你詳細介紹。
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單位犯罪必須是在單位主體的意志支配下實施的; 單位犯罪必須由刑法分則或分則性條文明確規定。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處罰以雙罰制(即對單位和單位直接責任人員均處以刑罰)為主,以單罰制(即只處罰單位直接責任人員)為輔。單位犯罪一般在經濟類犯罪較多。例如第176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第177條偽造、變造金融票據罪;第190條逃匯罪;第191條洗錢罪;第198條保險詐騙罪;第201條逃稅罪;第213—219條侵犯知識產權罪;第221—230條擾亂市場秩序罪。
當然還有其他的單位犯罪,刑法條文中都有相關規定。如果以單位名義進行犯罪,結果是為了個人的利益,就不能認為是單位犯罪,而是單位內部成員個人的犯罪。如果犯罪行為的實施沒有與單位的工作或業務相聯系,就無法認定這種犯罪行為與單位之間的關系。依照1999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司法實踐中,下列行為,均不應視為單位犯罪,而只能以自然人犯罪處罰:(1)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2)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3)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所得或私分的。目前,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常見的單位犯罪,主要是由單位集體決定或者由單位的領導人員決定,而由單位內部人員具體實施的。
綜上所述小編主要為您介紹刑法中關于單位犯罪主體和以單位名義進行犯罪,但只是為了個人利益犯罪行為該如何處罰等問題。由此可知,如果只是單位內部成員的個人犯罪,即使利用單位的名義,仍不能構成單位犯罪,只能處罰個人。如果您對刑法單位犯罪哪條規定只處罰個人這個問題仍有疑問,可以向律師咨詢。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如何斷定是單位犯罪,單位犯罪認定?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股份轉讓
2021-01-02家庭暴力離婚賠償標準
2021-03-20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