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公民都是在旁聽刑事案件審理的過程當中才第一次聽到了單位雙罰制,也有人會覺得所謂的單位雙罰制和國家對有些個人犯罪采用的判刑加判處罰金的這種附加型的模式并沒有什么具體的區別。所以下面小編就詳細的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在我國單位雙罰制的具體概念是什么?
一、在我國單位雙罰制的具體概念是什么?
雙罰制又稱為兩罰制,是指單位犯罪中既對單位判處罰金,又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根據刑法規定,對犯罪的單位判處罰金。對于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單位的處罰的罰金應高于起次要作用的單位,這是處罰單位共同犯罪的原則。
侵犯知識產權罪也是適用的雙罰制。刑法第二百二十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二、如何區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如何認定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區分: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
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規定在單位行賄罪中,因行賄取得的違法犯罪所得歸個人所有時,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關于行賄罪的相關規定定罪處罰。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
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所以,打著單位的幌子,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取利益的不法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
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然后對單位的主管人員和參與單位犯罪的主要責任人作出一定年限的量刑,最終的罰款數額是要以單位的名義來承擔的,當單位現有的資產不夠繳納罰款數額的時候,不排除法院甚至有可能通過拍賣單位當中的某些物品所得充繳罰款。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2020-12-02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未留有遺囑的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27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什么是老賴
2021-01-09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