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夠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體的有哪些?
據《刑法》第30條的規定,可以成為單位犯罪主體的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單位犯罪的主體就是實施了刑法分則明文規定可以由單位構成犯罪的并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團體。也就是說只有刑法中規定的具有獨立意志的合格單位,且該主體是為了單位的利益才可以成為某種犯罪的主體,凡是法律未指明該罪的主體包括單位的,只有自然人可以構成該罪,單位不能成為該罪的犯罪主體。如果以單位名義實際上是為了個人利益,就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應認定為單位成員的個人犯罪。
二、單位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1、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2、單位犯罪必須是在單位主體的意志支配下實施的;
3、單位犯罪必須由刑法分則或分則性條文明確規定。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處罰以雙罰制(即對單位和單位直接責任人員均處以刑罰)為主,以單罰制(即只處罰單位直接責任人員)為輔。
4、單位故意犯罪的集體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決策主體體現出來的。判斷犯罪行為是否體現了單位的集體意志,需要看犯罪行為是否經單位負責人決定,否則,無法形成一個單位的犯意。但是,也不能簡單的認為,負責人做出了的決定,就可以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意志,這是要具體分析的。
三、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有哪些?
刑法對單位犯罪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采取兩罰制。在兩罰制中,對單位是判處罰金,判處罰金采取無限額罰金制,即對罰金的數額未作規定。在兩罰制中,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是判處刑罰,這里的刑罰包括自由刑與罰金,主要是自由刑。
綜上所述,在經濟類犯罪中,很多都是單位組織實施的,比如集資詐騙就很典型。單位犯罪的主體是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不包括自然人,這是個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的區別之一。作為單位的直接負責人,在單位犯罪活動中承擔主要法律責任。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主體為單位犯罪是雙罰制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內不買社保違法嗎
2020-12-09服刑人員可以登記選民嗎
2021-02-12中外合資企業能破產嗎
2020-12-04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借條應該怎么規范書寫才能避免引起借貸糾紛
2021-02-05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上級法院有權審下級法院管轄一審民事案件嗎
2021-01-19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