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后的追責制度是怎么樣的?
《國家賠償法》第十六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或者受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目前,在《國家賠償法》中,對什么是國家賠償法的追責制度,沒有明確定義和相關的司法解釋。因此,在賠償案件在實踐中,往往難以適用。然而在國家賠償案件中,賠償義務機關賠償工作人員,對當事人造成的損失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給賠償請求人的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例如:內蒙呼格吉勒圖國家賠償一案,雖然此案再審被改判無罪,司法機關最終糾正了錯案,正義得以申張。但是,接下來還需要讓我們查一下當年辦錯案件的相關人員,是如何被問責,同時,更最重要的是必須查清,到底具體辦案的相關人員究竟是疏忽大意,還是瀆職犯罪。只有對相關責任人的疏忽錯誤一查到底,才能讓辦案人員徹底明白,避免草率敷衍,避免玩忽職守,最后只能是草菅人命。
另一類是因錯捕、錯判等出現的錯案造成賠償請求人限制人身自由和精神上的損害。又如:呼格吉勒圖國家賠償一案,被冤枉的人因為被錯判,被錯押,導致了他們經濟上的損失及巨大的精神痛苦,國家賠償就既有經濟上的補償,也有精神上的撫慰。給的錢再多也難抹平他們心里永遠的傷痛,他們希望按照國家法律程序進行追責。
對第一類責任認定,對行政執法機關,一般是由賠償義務機關或上級主管部門審查確認,還要由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確認;而對人民法院自賠案件,既要通過賠償法院重新確認,最終還要經過賠償委員會的審查。因此,對法院內部來說,冤、錯案件一般是指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辦案過程中故意違反與審判執行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或者因重大過失違反與審判執行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造成嚴重后果的案件。對冤、錯案件追責,一旦經法院審判委員會或院長辦公會議討論確認定為錯案后,辦案法官將被移交到紀檢部門接受問責或相關部門做出對錯案的處理決定。
目前,在《國家賠償法》規定中,雖然沒有對明確提出對國家賠償案件追責這個法律概念。但是,最終對案件性質的確認權還是賦予給了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基于這樣一種理念,人民法院賠償委只要在審查的案件中,確認了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自賠案件存在違法行為,就會作出決定賠償義務機關予以國家賠償,所以,確認賠償義務機關違法的同時,也就等于確認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履職行為違法。從此意義上來講,也說明了審理國家賠償案件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確認了案件性質違法,同時,也確認了違法案件的責任人,也就意味著可能對責任人追責。
綜合上面所說的,國家的追責就只有兩種方式,對于一種就是補償,還有一種就是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但不管是哪一種都會讓當事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在處罰時候就會按流程來,從而更好的保障到國家的利益不受到任何的損害。
國家賠償限制人身自由標準是什么
最新國家賠償法司法解釋全文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量刑標準如何
2020-11-14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交通事故的賠償調解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