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不予賠償的三種情形是什么?
1、立法賠償
立法賠償是指國家對立法機關的立法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立法行為是國家豁免的主要領域之一,因立法行為造成的損害只有在很少情況下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其中立法行為的范圍包括議會制定的法律及議員在議會的行為,不包括行政機關制定條例等行政規則的行為,因為后者被視為行政行為。
2、軍事賠償
軍事賠償是指國家軍事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的違法行為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受到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請求國家賠償。當前,軍事賠償在國外立法中已經得到認可,一般是規定在特別法中,在我國 軍事賠償并不因為國家賠償法沒有規定而不存在,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軍隊仍然要承擔賠償責任,但賠償費用不是由國家財政負擔,而是由部隊以軍費和第三產業的收入支出。
3、抽象行政行為賠償
除立法行為能否賠償外,還存在一個對抽象行政行為可否賠償的問題。對此理論界還有爭議,目前普遍的觀點是:根據行政訴訟法,抽象行政行為不能被直接起訴,即使該行為違法,如果發生使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現實后果,也要通過具體行政行為實施,所以完全可通過起訴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賠償訴訟,不必訴抽象行政行為。
二、國家賠償的特征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
第一,國家承擔責任,機關履行賠償義務。國家賠償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由國家承擔法律責任,最終支付賠償費用,由法律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履行具體賠償義務,實施侵權行為的公務人員并不直接對受害人承擔責任,履行賠償義務。國家是抽象主體,不可能履行具體的賠償義務,一般由具體的國家機關承擔賠償義務,因此,形成了“國家責任,機關賠償”的特殊形式。不過,不能由此把國家賠償等同于機關賠償責任。
第二,賠償范圍有限。是一種有限賠償責任。國家賠償法規定了國家賠償的范圍,也明確了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各種情形。
第三,賠償方式和標準法定化。國家賠償的主要方式是支付賠償金,輔助方式是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標準因侵犯的對象和程度的不同而變化,且賠償數額有最高限制。
第四,賠償程序多元化。國家賠償的另一顯著特點是賠償程序多元化,不僅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適用不同的程序,而且同樣是行政賠償,受害人可直接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中一并提出,還可以單獨提出。
如果司法機關因為某些原因做出了錯誤的處罰決定后,不僅會給當事人的人身權、財產權造成影響,同時也會給產生惡劣的社會輿論,所以當發生了錯誤的國家處罰時,當事人是可以申請國家賠償的,國家賠償的標準也會根據當地的政策以及受害人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超期羈押國家賠償標準
國家賠償訴訟判決書中的行政賠償判決書怎么寫?
國家賠償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辭退如何賠償
2021-03-16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閑置荒蕪土地的處理
2021-03-11土地轉讓范文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