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利益和財產受到國家相關政策或者行政人員個人因素的損害時,國家相應的事情主要責任人應當進行相應的賠償,同時進行詳細說明事情經(jīng)過。那么,國家賠償責任的方式有哪些呢?根據(jù)我國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具體的方式具金錢賠償、返還財物或者恢復原狀等方式。
一、我國國家賠償分為哪幾種方式
(一)金錢賠償:指在計算或者估算受害人的損害程度后,以貨幣支付的形式,給予受害人一定額度的金錢的賠償方式。金錢賠償?shù)倪m用,一般應以不能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為前提。具體講,主要適用于以下情形:
(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及生命健康權的;
(2)侵犯受害人的財產權,其財產已經(jīng)滅失、拍賣,恢復原狀、返還財產已不可能的。
(3)侵犯受害人的財產權,其財產已被損壞,不能恢復原狀或者恢復有重大困難的;
(4)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與法律規(guī)范相抵觸的。
(二)恢復原狀:指負有賠償義務的國家機關按照受害人的愿望和要求,將受害人的財產或者權利恢復原來狀態(tài)的條件下才能適用。它通常適用于以下情形:
(1)應當返還的財產被損壞,能夠恢復原狀的;
(2)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予以解除查封、扣押、凍結;
(3)恢復原狀不違反其他法律規(guī)定的。
此外,國家賠償中的恢復原狀的適用范圍比民事賠償中恢復原狀的使用范圍要廣,除了財產的恢復原狀外,還包括權利的恢復原狀,如恢復原居住地的戶口、恢復職級。
(三)返還財產:指賠償義務機關將因其侵權行為的侵害而脫離受害人控制的財產,歸還對該財產享有所有權、占有權的受害人的賠償方式。返還財產的適用條件主要有:
(1)原物存在;
(2)比金錢賠償更為便捷。如果原物已被運往外地或其下落需要查找,則不如金錢賠償便捷。
(3)不影響公務。如果原物已用于公務活動,返還會影響公務活動時,應采用金錢賠償。
二、國家賠償金額是如何計算的
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
2、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guī)定計算:
(1)造成身體傷害的,應當支付醫(yī)療費、護理費,以及賠償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減少的收入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五倍
(2)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yī)療費、護理費、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康復費等因殘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繼續(xù)治療所必需的費用,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jù)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傷殘等級確定,最高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造成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其扶養(yǎng)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3)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對死者生前扶養(yǎng)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我國國家賠償方式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方式,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
(一)支付賠償金
(二)返還財產
(三)恢復原狀
以上三種賠償方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另外,檢察機關作為賠償義務機關對依法確認有國家賠償法第15條第(一)、(二)項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并造成受害人名譽權、榮譽權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國家賠償責任的主體要件
國家賠償責任的主體要件解決的是國家對哪些組織或個人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的問題。
根據(jù)我國《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guī)定,能成為國家賠償責任中的侵權主體的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還有法律、法規(guī)授予國家職權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另外,有幾類特殊的組織或個人的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國家也應該承擔賠償責任。一種是受國家機關委托的組織或個人,他們在行使受委托的職權時違法侵害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受委托人超出委托范圍實施了侵權行為,國家是否對此承擔賠償責任呢?筆者認為如果受委托人的侵權行為與執(zhí)行受托的職權有關,且侵權人只存在過失的情況下,國家對受托人的侵權行為是應該承擔賠償責任的。如治安聯(lián)防隊員在維護治安的過程中,對不服管理的人員使用了強制力,卻造成了對方的人身傷害,國家是需要對此負賠償責任的。但如果治安聯(lián)防隊員在休假期間,粗暴毆打他人則可視為被委托人實施非職權范圍的行為,國家對此不負賠償責任。另一種是應邀或自愿協(xié)助執(zhí)行公務的組織或個人,他們在執(zhí)行公務范圍內的侵權行為,國家應當負責。如某公民在協(xié)助警察追趕逃犯時用木棒毆打致人傷害的,國家應當對此類行為負責,但是如果協(xié)助人員對已被抓獲的逃犯毆打致人傷害的,其行為不可視為國家侵權行為,應由其個人負責。還有一種是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家機關內部機構或臨時組建機構,他們依職能或授權執(zhí)行職務的侵權行為所致?lián)p害,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按照國家規(guī)定人民的私有財物或者個人權益是不可以受到侵犯的,若是發(fā)現(xiàn)進行侵犯的情況不僅需要進行賠償,情形嚴重的還會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希望各個行政單位記憶個人行使好相應的職權,嚴禁有超權或者損害傷人的事件發(fā)生,否則將會進行嚴查。
最新國家賠償法司法解釋全文
超期羈押國家賠償標準
冤案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待遇報銷是否都支付給個人
2021-03-07交通事故律師費怎么算
2021-01-05取證算盜用隱私嗎
2021-01-12金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2020-12-03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有限合伙人的財產份額可以繼承嗎
2021-02-28農民工工傷賠償主體
2021-01-07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合作協(xié)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