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逃避偵查或者審判
犯罪行為的追訴期限主要有以下考慮:對犯罪行為不能無限期追究,否則不利于社會關系的穩定,因此對追訴行為采取了“立案偵查”或者“受理案件”等條件限制。
首先,該款沒有限定“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必須是犯罪嫌疑人,在很多案件中,立案時并不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誰,因而逃避偵查并不需要有偵查機關已確定該犯罪嫌疑人這一前提。大多數犯罪分子在作案時或作案后均會采取隱蔽、偽造現場或其他不易被發覺的手段以免被發現,未被司法機關列為犯罪嫌疑人的也可能實施逃避偵查的行為。
其次,“逃避偵查或者審判”顯然包含了犯罪行為人的主觀認識在其中:如果其不知道司法機關已經立案偵查或者受理案件,當然其逃避行為在主觀上就沒有妨礙司法機關行為的故意,其犯罪須受追訴期限的限制,即超過一定期限對該犯罪就不再追究;如果其知道的話,則反映出其較大的主觀惡性,該行為又加大司法成本,因而應“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最后,如果該款的“立案偵查”限定為發現了犯罪嫌疑人,那對該犯罪嫌疑人一般會采取逮捕等強制措施,而對于已經被逮捕或取保候審等的犯罪嫌疑人屬在逃犯,其不需要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如果將該款的“立案偵查”限定為發現了犯罪嫌疑人,則該款規定失去了意義。
綜上,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雖然司法機關尚未查明犯罪嫌疑人,但犯罪行為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司法機關已經立案偵查或者受理該案件,而其未主動歸案的,就是“逃避偵查或者審判”,對其犯罪就不應受追訴期限的限制。當然,犯罪行為人是否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司法機關已經立案偵查或者受理該案件,除了行為人的供述,還需要結合行為人的其他行為來判斷:如司法人員就此案向其做過調查,或者調查他人時其在場,無正當理由突然外出、失去聯系等等。
法律依據
《刑法》
第八十八條?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如何理解逃避偵查或者審判”問題的內容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網咨詢,竭誠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2021-01-09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礦業權抵押如何實現
2020-11-13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集體土地流轉如何登記
2020-11-10公房拆遷可以繼承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