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法對事如何規定的?
法律的對事效率
指法律對什么樣的行為有效力,適用于哪些事項。這種效力范圍的意義在于:
1、告訴人們什么行為應當做,什么行為不應當做,什么行為可以做。
2、指明法律對什么事項有效,確定不同法律之間調整范圍的界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規定: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1、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3、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5、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1、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2、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3、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
4、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二、國家賠償法簡介
國家賠償法主要是為處理以下情形、保障以下權利:涉及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經1994年5月12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7次會議通過,1994年5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3號公布;根據2012年10月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通過、2012年10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8號公布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決定》第2次修正。《國家賠償法》分總則、行政賠償、刑事賠償、賠償方式和計算標準、其他規定、附則6章42條,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事實上,國家賠償法對事就是指哪些具體的事項是用于申請國家賠償的。簡單來說,在行政和司法侵權行為當中都會產生國家賠償的責任,而且相關的工作人員到最后也會被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目前,國家賠償法并沒有把民事法庭侵權的這種行為列入到要承擔賠償的范圍中。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冤案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國家賠償再審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妨害公務罪緩刑前提是什么
2021-02-14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3公證形式審查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13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殘,傷殘鑒定費由誰承擔
2021-03-16國有控股企業能破產嗎
2020-11-15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