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法律依據
我國《國家賠償法》第32條第2款規定:“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賠償請求時效期間繼續計算。”這一規定與《民法通則》的規定完全一致。其要點有三:
1、必須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6個月內,即只有時效期間已經過1年6個月之后,出現法定中止事由,才能形成時效中止。
2、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6個月內出現的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必須達到使賠償請求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程度。不可抗力,一般指地震、水災、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在當時條件下,請求人無法預測、抗拒、控制和避免。其他障礙,指請求人突發疾病、意外傷害等造成神志不清至不能行使請求權之程度。
3、造成時效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時效期間應繼續計算,中止前的1年6個月仍應計算在內。
與時效的中止相關聯的,還有時效的中斷和時效的延長兩種情況。時效的中斷,指時效期間進行中,因出現某種法定事由致使以前經過的時效期間無效,該事由消失后,時效期間重新起算。該法定事由有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這些法定事由與國家賠償中的事由不甚一致,因之國家賠償法未規定時效的中斷。但時效的延長則與此不同。時效的延長,是指請求權人在時效期間未行使請求權,也無法定時效中止事由,但經審查認為其不行使請求權有正當理由,根據具體情況對時效期限予以適當延長。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知道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可能都遇到過國家賠償時效中斷這種事,對于這件事過年法律中提到了明確的規定安排,遇到相類似情況時可以依據法律規定具體操作。當然在終端截止后,可以繼續計算時間。
最新國家賠償法司法解釋全文
國家賠償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制毒的犯罪分子會全部被判處死刑嗎
2020-12-19股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10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2020-12-15監視居住手機被監聽嗎
2021-01-31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保險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2021-03-08預定死亡率 Expected mortality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