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非法剝奪公民的宗教信仰由和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少數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對象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所謂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是指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在服飾、飲食、婚嫁、喪葬、禮儀等方面的習慣做法。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憲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破壞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行為,則侵犯了少數民族公民所享有的上述權利,傷害了少數民族的民族感情與民族自尊心,破壞了民族團結、民族平等的原則,理當予以禁止。
二、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上表現為以強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壞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行為。干涉、破壞的形式表現為使用暴力、脅迫、利用權勢、運用行政措施等。從內容上看,主要表現為強迫少數民族公民改變自己的風俗習慣,干涉或破壞少數民族根據自己的風俗習慣所進行的正當行動。例如,強制回族群眾食用豬肉,禁止少數民族過自己的節日等等。這里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客觀行為,必須具有強制性。如果以宣傳教育的方法,促使少數民族自愿放棄、改革自己的落后風俗習慣,則不構成本罪。第二,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行為,必須具有非法性,即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的干涉是沒有合法根據的。第三,所侵犯的必須是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即漢族以外的民族的風俗習慣;這種風俗習慣必須是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群眾基礎的風俗習慣,因此,侵犯漢族風俗習慣的行為、以及干涉少數民族的個別人并非基于風俗習慣所進行的活動,就不構成本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只有作為國家方針政策執行者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的上述行為,才具有犯罪的社會危害性。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觸犯刑法的,應根據行為的性質、情節與危害程度,以其他犯罪論處。
四、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侵犯少數民族保持與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犯罪的動機如何,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有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房限購政策內容
2021-02-08地役權與其他用益物權一并轉讓是如何的
2021-02-18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事故認定書如何開具
2020-11-20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農村拆遷補償按人口來補償嗎
2021-02-26拆遷中公房承租人怎么分配承租房屋租金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