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事人有非法行醫行為的,被行政機關罰款的,這是一種行政處罰,不是個人債務。
非法行醫的行政處罰是怎樣的
為了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管理,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保障人民健康,國務院于1994年發布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該法第24條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第44條還規定:“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菘停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以下的罰款。”此外,衛生部發布的有關行政規章,如《醫師、中醫師個體開業暫行管理辦法》。其中也規定了取締、打擊非法行醫的財產處罰方法,即沒收非法收和藥品、器械,可并處罰款。
相關規定
1、《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第二十四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一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當事人對罰款及沒收藥品、器械的處罰決定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七十七條對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因擅自執業曾受過衛生行政部門處罰;
(二)擅自執業的人員為非衛生技術專業人員;
(三)擅自執業時間在三個月以上;
(四)給患者造成傷害;
(五)使用假藥、劣藥蒙騙患者;
(六)以行醫為名騙取患者錢物;
(七)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它情形。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當事人因為非法行醫,被行政機關給予罰款等行政處罰的,需要及時繳納,否則會被加收滯納金。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可以制裁網絡噴子嗎
2021-02-17老公家庭暴力離婚會讓他凈身出戶嗎
2021-02-16什么叫保證期間
2020-11-09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離婚財產
2020-12-14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什么效力
2020-11-17房屋拆遷許可證可否延期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