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當公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若該案件并不涉及到多方當事人的利益,國家機關是不會提起公訴的,即需要相關當事人主動提出請求,國家機關才會介入。且公民需要法定的上市期限內提出請求,否則就會失去勝算,國家賠償案件上訴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一、國家賠償的請求時效
時效,法律確認的某種權利得以行使的期限。超過法定期限而不行使的,權利即歸消滅。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被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該法還將國家賠償程序分為兩種,即第二章規定的行政賠償程序和第三章規定的刑事賠償程序。兩種賠償程序均作出了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的規定。這些規定表明,請求時效是國家賠償法為賠償請求人單獨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國家賠償設定的時間期限,在行政賠償程序和刑事賠償程序中均適用,時效期間是兩年。如果請求人在兩年內不行使請求權請求賠償義務機關處理,他就喪失了請求權。
國家賠償法規定的請求權可分為程序法意義上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申請的權利即申請權和實體法意義上的依照法定程序獲得賠償義務機關賠償的權利即獲償權。喪失請求權是指賠償請求人喪失實體法意義上的獲償權,而不是程序法意義上的申請權。賠償請求人在沒有時效中止的情況下,超過請求時效期間,仍有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申請的權利,但是,賠償義務機關可以因時效完成而拒絕履行賠償義務,其法律意義上的賠償義務歸于消滅,則賠償請求人喪失獲償權。
國家賠償法規定的請求時效與憲法賦予公民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是否相抵觸?現行1982年頒布的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
“……由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痹摋l中的“依照法律規定”明確地將賠償請求人獲得國家賠償的權利限定在法律規定的范圍之內了。國家賠償法作為一部特別法,對國家賠償案件規定請求時效是得到了憲法的授權,并未與憲法相抵觸。
在行政賠償程序中,賠償請求人超過請求時效期間向行政機關申請行政賠償,行政機關逾期不予賠償或者明確拒絕賠償時,賠償請求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法院可以在查明超過請求時效期間的事實后,判決駁回賠償請求人的訴訟請求,請求時效的這一特征與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非常相似,但仍有不同之處。
在我國民法理論界,有學者認為,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的規定,訴訟時效屆滿后當事人不僅喪失勝訴權,而且喪失起訴權,即起訴權與勝訴權同歸于盡。雖然此說在理論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理論界一般認為,民法通則規定的訴權可分為程序法上的訴權即起訴權和實體法上的訴權即勝訴權。訴訟時效屆滿以后,權利人在程序法上的起訴權并未喪失,他仍然可以在法院起訴,但如果訴訟時效已經屆滿,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將不予保護,權利人在實體法上的勝訴權歸于消滅?!赃@樣認為,是因為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了:“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所以,我國民法通則對訴訟時效的效力采取的是訴權消滅說。訴訟時效屆滿只喪失了權利人的勝訴權,并未喪失其實體民事權利,也沒有喪失程序意義上的訴權,當事人仍有權向法院起訴’。
那么,在行政賠償程序中,當賠償請求人沒有時效中止的情況,超過請求時效期間,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賠償申請時,行政機關依申請作出決定,同意向賠償請求人支付一定數額賠償金的行為,應如何理解?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能否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筆者認為,賠償請求人可以提起行政賠償訴訟。但是,在對案件的審理方式上,應與民事訴訟不同。在民事訴訟中,當原告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來法院起訴,向被告主張權利,而被告未以原告已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為理由行使抗辯權時,從公正的角度來說,法官不應當主動向被告釋明民法通則中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及其法律效力。這是現代司法理念對法官“客觀”、“中立”和“被動”地行使審判權,裁判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糾紛的要求。
在刑事賠償程序中,亦是同樣道理。所不同的是,賠償請求人是作為申請人針對司法機關的賠償問題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而不是如行政賠償程序中作為原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具體內容,不再贅述。
司法實踐中,賠償請求人超過請求時效期間提出賠償申請的情況極為少見。但是,在理論上對其進行探討、分析仍然很有意義。它能幫助人們分清國家賠償法規定的請求時效制度與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之間的差異,理解國家賠償法關于請求時效的特別規定更深入、透徹,不至于與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相混淆。
二、國家賠償的起訴期限
根據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相關條款的規定,國家賠償的起訴期限是指國家賠償法規定的賠償請求人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時限要求,其僅存在于行政賠償程序中。國家賠償法第十三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定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p>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賠償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可以在向賠償義務機關遞交賠償申請后的兩個月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該條規定的起訴期限也是為了與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和國家賠償法第十三條的規定相一致而作出的相同規定。但是,《賠償規定》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若干解釋》)施行后,在審判實踐中,關于起訴期限的法律適用問題引起了人們的爭議。
超過期限雖然公民仍然可以上訴,但勝算已然大大降低了。我們對自己的權益無一不是十分看重的,所以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國家賠償也不會照價賠償,而是按照一定比例賠償的。
最新國家賠償法司法解釋全文
冤案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立案執行要交費嗎
2020-12-27已婚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17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裁減試用期員工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2021-03-14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關于印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章程的意見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2-03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