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本人郭-明(化名),系四川省江安縣中華武校在校學生,因2015年3月23日的一次見義勇為被含冤判刑……”近日,一條網帖在網絡上廣為傳播,不少大V紛紛轉發。
小郭稱,當天下午,他和同學從都江堰乘大巴前往瀘州,中途一名男子騷擾車中女乘客。到達瀘州下車后,男子與女子發生抓扯,小郭和同學出手,其中郭-明用鞭腿踢中男子頭部致其倒地時頭部著地受傷,昏迷不醒。2015年8月4日,瀘州市龍馬潭區檢察院以故意傷害罪向龍馬潭區法院提起公訴。最終,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郭-明有期徒刑2年6個月,緩刑3年。
郭-明認為自己很冤,他希望聯系上受害女子出庭作證。對此,法院表示,縱觀本案的發生,雖系被害人的不當行為引發,但被告人郭-明作為專業運動員選擇“以暴制暴”的方法亦不可取。律師指出,即使找到當事女孩也無法改變此行為在法律上的屬性,對案件的最終結果難以帶來實質性的影響。
【法律解讀】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致人重傷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七十二條:【緩刑的適用范圍】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根據這兩條,受害人傷不重那就是三年以下,只要做出相應的悔罪表現,可以宣告緩刑。
故意傷害罪判緩刑條件
(1)犯故意傷害罪,法定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經濟損失的,可以適用緩刑。
(2)犯故意傷害罪,法定刑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宣告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適用緩刑:
①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
②被害人有明顯過錯或者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的;
③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的經濟損失,并取得諒解的;
④其他可以適用緩刑的情形。
(3)犯故意傷害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宜適用緩刑:
①沒有賠償且未取得被害人諒解的;
②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
③為了不正當競爭或者泄憤報復等非法目的,買兇、雇兇或糾集黑惡勢力傷害他人身體的;
④多人攜帶槍支或管制刀具在公共場所公然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
⑤其他不宜適用緩刑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責任認定書簽訂后還需要調解嗎
2021-01-31網絡平臺舉報詐騙能退錢嗎
2021-02-05工地受傷到哪里做工傷認定
2021-01-16非法集資股東有刑事責任嗎
2020-11-09交通事故醫療費是按責任主次承擔的嗎
2020-11-25合同雙方蓋章但還沒生效可以作廢嗎
2021-01-08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