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假幣構不構成犯罪
使用假幣數額達法律規定的“數額較大”及以上,并且是明知是假幣而是用,才構成犯罪,否則就只是一般的違法行為。根據法律規定,使用假幣罪的“數額較大”指假幣總面額達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
相關法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明知是假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屬于“數額較大”;總面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屬于“數額巨大”;總面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對于偽造貨幣后而持有,使用假幣的行為應如何認定?
這里涉及偽造者與持有者,偽造者與使用者的相互關系問題,分而論之是一種可行的辦法,也是偽造行為的自然延伸。在偽造后而持有假幣場合,持有就失去獨立的意義,并成為偽造貨幣罪這個有機整體的組成部分。對于偽造行為后而使用假幣的認定,則有不同的意見。在以往的審判實踐中,有的認為已經構成數罪,即偽造貨幣罪和詐騙罪(當時沒有規定使用假幣罪),主張實行兩罪并罰;有的雖然也認為構成數罪,但堅持按牽連犯處理。我們認為,使用不同于持有,它不是偽造行為引起的,因此,對使用假幣的行為進行單獨評價是必要的。至于如何處理,我們傾向后一種意見。因為偽造貨幣是為了使用,存在著原因行為和結果行為的牽連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從一重罪論處是適當的。
對于使用假幣的行為,不見得就一定構成犯罪,即《刑法》第172條中規定的使用假幣罪,關鍵還是要看是否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在沒有達到的情況下,不能認定行為人構成犯罪,但此時也逃脫不了治安管理方面的處罰,這點需要特別注意。就算不能成立犯罪,也不會輕易的免于處罰。
使用假幣行賄是否應該判刑?
使用假幣違法么,使用假幣犯法嗎?
使用假幣犯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公證事項不能委托他人辦理
2020-12-07律師事務所可以代理哪些案件
2021-01-28客戶隱私泄密如何處理
2021-02-27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保險法解釋二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更具有操作性了
2021-03-22河南新鄉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什么,包括哪些特征
2021-02-07土地出讓業務費的使用范圍
2021-01-27農村土地流轉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