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犯罪預備犯可以怎么處罰?
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tài)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tài)。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
二、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主觀特征包括兩個方面:
(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可見,預備犯的主觀方面既有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又具有進而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圖。但是后者尚未實際展開而只是在犯罪預備活動中間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為了順利地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而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與目的,才是預備犯主觀方面主要的內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預備行為的發(fā)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qū)別所在。所謂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礙行為人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該因素不足以阻礙行為人繼續(xù)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人也認識到這一點的(排除行為人存在認識錯誤而構成犯罪預備的情形),應認定為犯罪預備階段中止。
對于犯罪預備行為的判斷應當在符合上述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認定,特別是有關犯罪預備行為的處罰和量刑情況,應當結合實際造成的犯罪事實來處理,另外,在犯罪預備的過程中及時停止的,或者由于其它原因造成犯罪事實不能實施的,可以認定為犯罪中止。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qū)別是什么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些面積不應該計入公攤面積
2021-02-11辦理反擔保抵押措施有什么條件
2021-03-11石城縣縣城規(guī)劃區(qū)集體土地征地拆遷安置辦法
2021-03-17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異地執(zhí)行拘留的法律規(guī)定
2021-02-04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競業(yè)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保險合同簽訂和執(zhí)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fā)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海外機構管理暫行規(guī)定等四個管理辦法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20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農戶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0拆遷安置房可以改名嗎如何改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