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上訪的最新規定是怎樣的
經勸阻、批評和教育無效的,由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訓誡或者制止;違反集會游行示威的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必要的現場處置措施、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信訪條例》第十八條,信訪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的,應當到有關機關設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場所提出。多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訪事項的,應當推選代表,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人。
第二十條,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信訪秩序,不得有下列行為:
1、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周圍、公共場所非法聚集,圍堵、沖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或者堵塞、阻斷交通的;
2、攜帶危險物品、管制器具的;
3、侮辱、毆打、威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4、在信訪接待場所滯留、滋事,或者將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棄留在信訪接待場所的;
5、煽動、串聯、脅迫、以財物誘使、幕后操縱他人信訪或者以信訪為名借機斂財的;
6、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國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為。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二十條規定的,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應當對信訪人進行勸阻、批評或者教育。
二、以下22種行為,全部屬于非法上訪
1、圍堵、攔截公共和公務車輛或堵塞、阻斷交通的;
2、信訪人拒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
3、信訪人損毀公共財物、尋釁滋事的;
4、信訪人以財物誘使、幕后操縱他人信訪的;
5、信訪人強行沖闖政法機關設置的警戒線、警戒區或阻礙執行公務的車輛通行的;
6、信訪人組織、策劃、教唆、煽動、串聯、脅迫、引誘、欺騙、幕后操縱他人實施上述行為之一的;
7、信訪人有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國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為的;
8、信訪人阻撓企事業單位工作、生產、營業、教學、科研活動的;
9、信訪人對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事項而纏訪、鬧訪的,信訪人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周圍、公共場所散發傳單、打橫幅標語、呼喊口號、穿狀衣、戴標語、非法滯留、聚集哄鬧或以自殺、自殘相威脅等擾亂公共秩序和正常工作秩序的;
10、信訪人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上訪的;
11、信訪人在信訪接待場所滯留纏訪、尋釁滋事、影響其他信訪人正常活動的;
12、信訪人將行動不便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棄留在國家機關門前或信訪接待場所的;
13、信訪人以違法形式越級上訪的;
14、因同一信訪事項五人以上集體上訪不按規定推選代表的;
15、信訪人到非信訪接待場所和機關上訪的;
16、信訪人以信訪名義騙取公私財物或借機斂財的;
17、信訪人在信訪活動中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他人的;
18、信訪人對正在辦理或司法程序終結、行政程序終結的事項,繼續鬧訪、纏訪的;
19、信訪人惡意擴大事態,詆毀政府形象,侮辱、圍攻、毆打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揚言實施殺人、放火、爆炸等恐嚇威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
20、信訪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21、信訪人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的;
22、信訪人圍堵、沖擊國家機關的。
根據以上情況,普及法律的重要性,并不是要求每個人都是法律專業出身,但是一定要有一定的法律常識,這樣后期不會因為是法盲而吃虧上當。非法上訪的事情是可大可小的,具體怎么處罰還是需要根據案情的具體情節進行處罰。
去信訪被拘留一般多久?
信訪能越級嗎?有什么政策規定?
什么是信訪維穩的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簽勞動合同辭職
2021-01-03孕婦臨產醫院勸回,醫院有責任嗎
2020-12-31什么是強制拆遷?強制拆遷的種類和程序
2020-11-16租用農民承包地 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1-01-11外資企業撤資流程
2020-12-17股權眾籌融資的概述
2020-12-29支票掛失流程
2021-02-22交通事故認定中止的時效
2020-12-24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