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和犯罪準備是一樣的嗎?
是一樣的;犯罪預備一般就是為了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
刑罰的本質(zhì)目的在于通過對犯罪行為實施者的懲罰,起到威懾和預防犯罪的作用。犯罪預備雖然還沒有實施犯罪,客觀上沒有造成損害,但對社會是存在著顯而易見的潛在危害的,如不加以制止和懲罰,無疑最終會導致犯罪的實施,給社會造成重大損害。
所以,我國刑法在第二十二條中規(guī)定對預備犯也應予以刑事處罰,但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有區(qū)別嗎?
1、定義
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
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
2、構成要件
我國現(xiàn)行刑法第24條第1款規(guī)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預備: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xiàn)犯罪意圖,體現(xiàn)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jù)。行為人已經(jīng)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
3、處罰原則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tài)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tài)。
犯罪中止:根據(jù)其發(fā)生的時空范圍,可分為預備中止、未實行終了的中止以及實行終了的中止。根據(jù)行為人是否以積極的行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為,可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綜合上面所說的,犯罪預備一般就是準備好工具想要進行實施犯罪的行為,而對于此行為就已經(jīng)屬于不合法了,但相比較于犯罪未遂,這種行為要輕一些,只要認錯的態(tài)度誠懇就可以得到原諒,從而承擔起相應的法律責任。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什么
2021-02-23破產(chǎn)和解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2020-12-01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無證遺產(chǎn)房產(chǎn)怎樣保全
2020-12-12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產(chǎn)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guī)定嗎
2020-11-22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產(chǎn)品責任險與職業(yè)責任險的區(qū)別詳解
2021-01-21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商業(yè)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