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詐中止犯罪承擔的刑事責任是在敲詐罪處罰的基礎上免除或者減輕部分的刑罰。
刑法第24條第2款修改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根據刑法的規定和司法實踐的經驗,在對中止犯處罰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犯罪分子中止犯罪而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尤其是預備階段的中止,社會危害性比較小,大多數情況下都應當免除處罰。
(2)犯罪分子雖然中止了犯罪,但已造成損害的,應當根據損害大小等具體情節予以減輕處罰,尤其是實行階段的中止,有時往往是在造成了一定的損害甚至是較大的損害以后而中止犯罪的,對于這種中止犯不宜免除處罰,而應減輕處罰。
(3)在對中止犯處罰時,除看其客觀上是否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程度的大小以外,還應看其中止犯罪的動機。中止犯罪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它雖然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但在處罰時應加以考慮。常見的中止犯罪的動機有以下這些:衷心悔悟、畏懼懲罰、憐憫被害人、別人規勸等。
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三條 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十四條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綜上所述,敲詐是罪犯在強制威脅控制了受害人而想要獲取到期望的財產,但是在實施的違法敲詐行徑的過程中自己悔悟和害怕會被刑罰,中間停止了犯罪并且讓危害的結果杜絕了發生的可能,法律上對于這種沒有實際侵害的情況會予以一定程度的減輕量刑考慮。
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是哪些?
敲詐勒索未遂怎么判?
綁架罪與敲詐勒索罪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口頭變更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9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多子女家庭財產繼承怎么分配呢
2020-12-24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村委會可以簽訂土地轉讓協議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