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詐中止犯罪承擔的刑事責任是在敲詐罪處罰的基礎上免除或者減輕部分的刑罰。
刑法第24條第2款修改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根據刑法的規定和司法實踐的經驗,在對中止犯處罰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犯罪分子中止犯罪而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尤其是預備階段的中止,社會危害性比較小,大多數情況下都應當免除處罰。
(2)犯罪分子雖然中止了犯罪,但已造成損害的,應當根據損害大小等具體情節予以減輕處罰,尤其是實行階段的中止,有時往往是在造成了一定的損害甚至是較大的損害以后而中止犯罪的,對于這種中止犯不宜免除處罰,而應減輕處罰。
(3)在對中止犯處罰時,除看其客觀上是否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程度的大小以外,還應看其中止犯罪的動機。中止犯罪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它雖然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但在處罰時應加以考慮。常見的中止犯罪的動機有以下這些:衷心悔悟、畏懼懲罰、憐憫被害人、別人規勸等。
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三條 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十四條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綜上所述,敲詐是罪犯在強制威脅控制了受害人而想要獲取到期望的財產,但是在實施的違法敲詐行徑的過程中自己悔悟和害怕會被刑罰,中間停止了犯罪并且讓危害的結果杜絕了發生的可能,法律上對于這種沒有實際侵害的情況會予以一定程度的減輕量刑考慮。
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是哪些?
敲詐勒索未遂怎么判?
綁架罪與敲詐勒索罪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作廢怎么處理
2020-12-24民間借貸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0-11-30銀行貸款逾期不還會坐牢嗎
2020-12-16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家庭冷暴力
2021-03-05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事故之后如何理賠
2021-03-19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不動產還是什么
2020-11-20國有土地出讓金可以分期支付嗎
2020-11-21住改非因補償不合理未簽字,遭遇斷水斷電,該如何維權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