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銷售假藥判刑多久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二、生產銷售假藥罪應如何認定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類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對于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根據《刑法》第149條第2款規定的精神,應按處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假藥罪定罪處罰。
這符合前述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劣藥罪的區別界限:犯罪對象不同:一個是假藥,一個是劣藥。犯罪形態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是行為犯,而生產、銷售劣藥罪是實害犯,即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方構成犯罪。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的關鍵是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是否足以產生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結果。實踐中對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判斷,一般來說應依賴于對假藥這種物質和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事實判斷。
例如對假藥的成分、性質、效用的醫學鑒定以及對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推斷。對于雖屬假藥,但對人體健康不一定產生嚴重危害的情況,需進行具體鑒定,若藥品本身不危害人體健康的,當然不能認定為構成本罪;若藥品本身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的,當然應認定為生產、銷售假藥罪。
就生產、銷售假藥罪來看,自然人可以構成此罪,而單位其實也是可以作為此罪的犯罪主體。只不過說,在進行處罰的時候,對單位的處罰往往就是采取的兩罰制,其中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的時候,往往就是按照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犯罪有什么區別?
生產銷售假藥按什么處罰?
什么是生產銷售假藥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第一套房和第二套房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醉酒駕車判刑多長時間?
2020-12-21欠多少物業費可以起訴
2021-01-24涉外家事案件有哪些代理技巧
2021-01-15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什么是自留地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13土地承包與土地流轉有什么不同嗎
2021-03-192020年最新重慶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6企業拆遷補償標準和方式
2021-02-13拆遷安置房到底是什么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