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知情的情況下走私自首能判多少年?
走私普通貨物罪是故意犯罪,本人確實不知情的不認為是犯罪,但如果存在重大過失,要予以行政處罰。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走私貨物罪的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不構成本罪。刑法要求走私貨物、物品數額較大,即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5萬元以上的,才以本罪論處。應繳稅額”,是指進出口貨物、物品應當繳納的進出口關稅和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稅的稅額。走私貨物、物品所偷逃的應繳稅額,應當以走私行為案發時所適用的稅則、稅率、匯率和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計算,并以海關出具的證明為準。
劃清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與一般走私行為的界限。兩者區別的關鍵是走私普通貨物、物品偷逃應繳關稅稅款額是否達到法定的5萬元以上,未達5萬元的按一般走私行為處理,5萬元以上的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二、走私貨物和偷稅罪的區別有哪些?
二者存在如下區別:
1、犯罪主體不同。偷稅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只有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能構成;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2、犯罪的客體不同。偷稅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稅收秩序;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侵犯的是國家對外貿易管理秩序和國家稅收秩序。雖然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中也破壞國家稅收秩序,但它主要還是破壞對外進出口貿易秩序,而很少破壞國內經濟貿易秩序。
3、違反的法規不同。偷稅罪表現為違反稅收法規,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違反的是海關法規。
綜上所述,走私貨物違反法律規定,這種犯罪很多都是團伙犯罪,如果當事人對此并不知情,去公安機關自首,這種情況不應當認定犯罪,屬于過失。檢察院經過審查不予起訴,免于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對于知情走私犯罪的,自首后法院會考慮從輕處罰。
自首司法解釋有哪些?
投案自首是法定減輕情節嗎
累犯自首可以輕判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三維標志有哪些禁用條件
2021-01-03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P2P平臺有哪些影響
2021-01-12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