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規定,走私廢物罪就是違反海關法規和國家關于固體廢物、液態廢物、氣態廢物管理的規定,逃避海關監管,將境外固體廢物、液態廢物、氣態廢物運輸進境的行為。但司法實務中,判斷是否構成此罪還是需要作出專門的認定才行,那到底應該怎么來認定呢?各位不妨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如何認定走私廢物罪
認定走私廢物罪,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進行分析: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海關監管制度和國家禁止固體廢物、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進境的制度。犯罪對象是“廢物”。這里講的廢物不是一般廢物,而是特指的固體廢物、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
(二)客觀方面。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海關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逃避海關監管,將境外的固體廢物、液態廢物、氣態廢物運輸進境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自然人和單位均可構成本罪的主體。
(四)主觀方面。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即明知是境外的固體廢物、液態廢物、氣態廢物,卻逃避海關監管,將其偷運入境。如果受外方欺騙,將固體廢物、液態廢物、氣態廢物誤認為是普通貨物、物品偷運入境的,則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如果沒有逃避海關監管將固體廢物運入國境的,構成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
二、走私廢物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認定走私廢物罪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劃清走私廢物罪與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的界限。兩者的區別是,前者逃避海關監管,后者則不逃避海關監管;前者處罰的是走私行為,后者處罰的是將固體廢物在我國境內傾倒、堆放、處置的行為。因此,如果行為人走私固體廢物并在我國境內傾倒、堆放、處置的,則既構成走私廢物罪,又構成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應當實行并罰。
(二)劃清走私廢物罪與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的界限。兩者的區別:
1、侵犯的客體不同。前者侵犯的主要是海關的監管制度,后者侵犯的則是國家的環境保護制度。
2、客觀方面的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逃避海關監管的行為,后者則不逃避海關監管。
3、前者屬于行為犯,行為人只要走私固體廢物、液態廢物、氣態廢物就構成犯罪,而后者則是結果犯,要求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4、犯罪對象不同。前者走私的廢物應當理解為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液態廢物、氣態廢物,而后者進口的則是國家限制進口的固體廢物,如果將這些固體廢物進口用作原料,必須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
(三)本罪屬概括性罪名而非選擇性罪名。主要考慮三點:
1、罪狀與罪名有密切聯系,必須嚴格根據刑法分則條文中對罪狀的描述來確定罪名。但罪狀并不等于罪名,罪狀包含在刑法分則條文規定的罪狀之中,是對某種犯罪的本質特征或者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罪狀與罪名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本罪的罪狀是:“逃避海關監管,將境外固體廢物、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運輸進境,情節嚴重的”,而“走私廢物罪”就是對本罪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
2、選擇性罪名屬于性質相同的犯罪。某一種行為雖然觸犯某種犯罪的多種不同行為方式、多種不同行為對象,但由于其對社會的危害性大致相當,不需要實行數罪并罰,因而采用選擇性罪名。
3、走私廢物罪與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一、二款規定的“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的用語不一致,主要由于刑法對后兩種犯罪的對象作了特別規定。
應注意的是,與走私廢物的犯罪分子通謀,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或者為其提供運輸、保管、郵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廢物罪的共犯論處。在實際認定是否構成此罪的時候,要考慮到犯罪主體要求,另外對于此罪在主觀方面明確了必須是故意的才行。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劃撥土地拆遷是否有賠償
2020-12-07談共享單車押金難退:初步的監管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3-25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多長時間
2021-01-15婚禮上送花圈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2021-01-15違反民訴法強制措施是否構成拒執罪
2021-03-15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無證駕駛致人死傷保險賠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