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行賄罪不起訴的條件有什么?
如果沒有達到立案標準的話是可以不起訴的。
單位行賄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 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關于個人行賄的規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相對不訴的法定理由: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款之規定: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二、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393條之規定,對“單位行賄罪”實行“雙罰制”,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對“單位行賄罪”適用刑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罰金刑的適用問題。根據《刑法》第52條的規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對單位判處罰金時,同樣應遵循這項原則。但是,中國《刑法》總則中的罰金刑,沒有具體的法定數額,而《刑法》分則中對貪污賄賂罪的罰金也是如此。在尚無立法規定的情況下,應通過司法解釋的途徑,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建議參照其他經濟犯罪的標準,以單位行賄犯罪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處以罰金較為適宜,當然給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大小、犯罪手段是否惡劣等情節亦應綜合考慮。
(二)直接責任人員的范圍及其刑事責任的劃分。這里所指的直接責任人員是《刑法》所稱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統稱。所謂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指直接策劃、組織、指揮或批準犯罪活動的單位領導人員,通常情況下為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但不能一概而定,不知道或不起決定作用的單位領導人,不能成為追究刑事責任的主管人員。有的單位領導人玩忽職守或被壞人蒙蔽、受騙上當,應負黨紀、行政責任,甚至要負玩忽職守或其他瀆職犯罪的刑事責任,但不應承擔行賄犯罪的刑事責任。所謂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則指直接實施、積極參加犯罪活動,并起重要作用的人員。單位行賄罪,往往不是靠一、二個自然人的行為來完成,其涉及的人員可能較多,其中有的人確實不知情,有的明知不對或可能有問題,但懾于權力而實施了行賄行為,對這些人員應與“直接責任人員”區別開來。
當不法企業為了謀取不正當的利益向國家公職人員進行行賄也是會嚴重侵犯到國家的公共利益,所以司法機關會對單位的直接負責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當單位行賄行為情節比較嚴重并造成國家利益遭受到重大損失的情況下會處以五年以下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怎么對單位行賄罪中的法定代表人量刑
被索賄是否構成單位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如何定罪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交付是否可以使用占有改定
2021-02-27打房產官司的三大誤區是什么
2021-01-24發生醫療事故發生該怎么處理
2020-11-08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如何產生的
2020-12-25哪些人可以接受委托執行
2021-03-07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