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行賄犯罪判三年以下徒刑嗎?
根據《刑法》第390條第1款的規定,犯行賄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刑法第390條第2款同時規定,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行賄罪具有如下構成特征:
1.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公務行為的廉潔性。
2.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與受賄的形式相對應,行賄也分為兩種情形:一是行為人主動給予受賄人以財物。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行為人意圖謀取的正當利益是否實現,均不影響行賄罪的成立。二是行為人因國家工作人員索要而被動給予其財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行為人是因被國家工作人員勒索而被迫交付財物,只有在行為人獲得不正當利益的情況下,才能構成行賄罪。如果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此外,根據《刑法》第389條第2款之規定,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也應以行賄論處。這種特殊行賄行為,理論上也稱為經濟行賄罪。根據法律的規定,構成行賄罪沒有財物數額方面的要求,但依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行賄行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才能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行賄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
第二,行賄數額不滿1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向3人以上行賄的;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3.行賄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行賄罪的主體。
當行為人在主觀上存在故意情節同時為了謀取不正當的利益而給予他人財物的行為后,都是會構成行賄罪的,那么行賄的行為不僅會危害到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會嚴重侵犯了國家的合法利益,如果說當事人在行賄后有自首或者積極主動坦白自己的罪行的也是會從輕處罰。
介紹賄賂罪和行賄罪的區別有哪些
個人金額達到多少算行賄罪?
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叫限制減刑,限制減刑的意思是什么
2021-03-13被害人承諾的法律效力
2020-11-1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如何確定管轄的復函
2020-12-21環評未驗收如何處罰
2021-03-10入院記錄會影響工傷鑒定嗎
2021-01-14中國企業境外上市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3外資企業股權轉讓流程
2021-01-03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事故保險理賠要幾天
2021-03-01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土地轉包與土地轉讓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2拆遷房分配不均訴訟期是多久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