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謀取正當利益是行賄罪嗎
謀取正當利益不是行賄的行為,不構成行賄罪。
1.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公務行為的廉潔性。
2.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與受賄的形式相對應,行賄也分為兩種情形:一是行為人主動給予受賄人以財物。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行為人意圖謀取的正當利益是否實現,均不影響行賄罪的成立。二是行為人因國家工作人員索要而被動給予其財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行為人是因被國家工作人員勒索而被迫交付財物,只有在行為人獲得不正當利益的情況下,才能構成行賄罪。如果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此外,根據刑法第389條第2款之規定,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也應以行賄論處。這種特殊行賄行為,理論上也稱為經濟行賄罪。根據法律的規定,構成行賄罪沒有財物數額方面的要求,但依據1999年8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行賄行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才能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一,行賄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第二,行賄數額不滿1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向3人以上行賄的;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3.行賄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行賄罪的主體。
4.行賄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犯罪目的。“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指謀取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提供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幫助或方便條件。
綜上所述,謀取正當利益不是行賄的行為,對于利用個人工作職權進行行賄的,才屬于違法行為,但是如果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范疇的,且屬于個人正當利益的則不屬于行賄行為,對于行賄行為可以通過舉報處理。
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怎么對單位行賄罪中的法定代表人量刑
行賄罪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征地補償分配方案
2021-02-23工傷鑒定書丟了怎么辦
2020-12-06公司設立執行董事任期幾年
2021-03-15嫖娼事后如何認定
2020-12-07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平等原則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