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法通則》第三條規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這是我國民法的核心原則之一,反映了民事法律關系的本質特征,體現了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特點。
保定律師說法:所謂平等,是指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而不是經濟實力或其他條件的平等,其具體內容有:
(1)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能力,而不論其在民族、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經濟實力等方面是否存在差異,也不論其政治地位的高低、精神的健全與否、是否有識別能力。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以外,任何組織、個人均不得限制或者剝奪任何公民的任何民事權利能力。同時,我國民法確立了對外國人、無國籍人的國民待遇原則和對等原則,即對外國人、無國籍人給予和我國公民基本相同的法律地位,但是有關國家對在他國境內的我國公民的權利加以限制的,我國則依照對等原則對其國民的法律地位進行相應限制。
(2)不同的民事主體參加同一民事關系,適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地位。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各不相同,但當法人與公民或其他法人等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時,適用同一法律。即使是國家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也必須受民法規范的約束,沒有任何特權。民事法律關系的各方當事人都是平等的,在權利義務的分配上必須平等協商,不得以強凌弱,以上欺下,強迫他方服從己方的意志。當然,法律地位平等,不是說民事主體享受的權利與承擔的義務均等,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可以是權利主體,也可以是義務主體,也可以同時是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
(3)民事權利平等地受法律保護。任何公民、法人的民事權益受到侵犯時,都可以依法實行自力救濟或者公力救濟,要求他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同樣,任何民事主體侵犯了他人的權利,都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平等是民事法律關系的基本特點,是民事法律關系區別于行政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的重要標志。平等原則的含義是,參與民事活動當事人,無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無論其經濟實力強弱,無論法人的所有制性質,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同時,法律也對雙方當事人提供平等的法律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死因不明能否要求侵權人賠償
2021-03-15農村土地互換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7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房產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