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行賄和個人行賄的區別
單位負責人既可能代表單位行賄,也可能為實現個人目的而以單位名義行賄。界定要點:
(一)目的不同。自然人行賄是為了謀取個人不正當利益,單位行賄則是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利益歸屬不同。因行賄取得的違紀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是自然人行賄;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行賄。
(三)實施的主體不同。單位行賄的主體是單位,而自然人行賄的主體是自然人。雖然單位行賄也是通過具體自然人實施的,但這是在單位意志的支配下實施的。
(四)給付財物時名義及程序不同。單位行賄一般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實施,而自然人行賄則是由個人決定,以個人的名義實施。
二、最新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的立案標準為三萬元。
根據《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對于個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在分別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之后,往往是分別以行賄罪與單位行賄罪來論處。這與一些集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為一體的情況不同,將自然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分開為兩個不同的罪名,分別給予犯罪主體不同的處罰。因而,我們尤其要注意,在單位行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不能認定為行賄罪,而應該是單位行賄罪。
個人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會判處緩刑嗎?
行賄金額達到多少才構成行賄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整形醫療事故糾紛如何處理
2020-11-18下班途中騎車摔倒算工傷嗎
2021-03-10行政復議的對象是什么
2021-01-27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怎么辦
2020-11-11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