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女青年何某在路過某整形公司門口時,見到該公司玻璃櫥窗上的“醫療美容”廣告稱:可為顧客去除臉上的雀斑、痣疣,并聘有專職醫務人員操作,效果明顯等等。何某為除去臉上雀斑,當場交付了15元治療費,以接受治療。操作人員用牙簽蘸著約40%濃度的三氯醋酸藥水,將何某臉上二十余處深淺不等的雀斑全部點除。第二天,何某感到臉上灼熱,繼而傷口潰瘍,流出黃色分泌物,經多方奔走求醫傷口雖然愈合,但留下黃豆般疤痕十余處。何某遂向某法院起訴要求公司賠償。法醫鑒定為:二度化學性灼傷,繼發感染,容貌損害明顯。以后如整容,還需費用,整容后疤痕會有所減少,但不可能恢復到原來面貌。
法院經過審理判決,被告退還原告治療費15元,賠償原告所花的醫療費用、交通費以及今后治療費共計4000余元,一次性給付原告精神損害賠償費2000元。
維權支招
關于因整形美容手術造成毀容或容貌受損的事件究竟是否屬于醫療事故不能一概而論,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確定美容損害是否構成醫療事故的關鍵在于為病人實施美容手術的主體。如果病人是去各種正式的醫療機構接受美容,發生不良后果符合醫療事故構成條件的,即應按醫療事故處理。按衛生部頒發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之有關規定,醫療機構是指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合格,予以登記并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醫院、衛生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等。如果病人是去一般美容院接受美容,發生下良后果則不屬于醫療事故,而是一般的侵權案件。
本案中何某去一整形公司接受美容,雖然為其實施美容手術的是“專職醫務人員”,從表面上看,似乎符合醫療事故行為主體,但從實質上分析,在整形公司為病人實施美容手術的醫務人員服務行為與醫院已經脫離了聯系,這不再是一種醫務上的職務行為,醫院不應為該醫務人員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
根據上述分析,本案屬于一般侵權案件,可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責令整形公司賠償原告何某的醫療費用、交通費以及今后治療費,雖然《民法通則》規定精神損害賠償只適用于對一定范圍內人格權的侵犯,但鑒于何某因美容失敗容貌受損,精神上遭受巨大痛苦,因此,應給予其適當的精神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坐牢的人多久可以探視
2021-02-11上市公司如何融資
2020-12-25留置權成立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0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3水土保持行政許可依據和范圍有哪些
2020-11-10婚前財產婚后購買房屋算婚后財產還是婚前
2020-12-17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非投保人告保險公司告出“創舉”
2021-01-30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保險受益權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2021-02-02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