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毀壞財物罪必須由故意構成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故意毀壞財物罪是屬于典型的故意犯罪,犯罪分子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對公私財物造成損毀,而故意實施。
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毀壞財物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犯罪的分類
故意犯罪分為直接故意犯罪和間接故意犯罪。
(一)直接故意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所構成的犯罪。
其中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1、行為人在行為當時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前提。首先,此處的“會發生”包括必然發生和可能發生兩種情況。其次,這里的危害結果是相對確定的結果。再次,某些直接故意犯罪還要求行為人認識到刑法規定的一些特定事實。
2、行為人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的危害結果持希望其發生的態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關鍵。即行為人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發生危害結果是行為人實施危害行為所直接追求的目的。希望發生的危害結果與其明知會發生的結果須同一。
3、直接故意犯罪行為人具有明確的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行為人想通過自己的行為促使危害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愿望。這與行為人希望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是一致的。
4、直接故意犯罪行為人的心理傾向是單向的。即要危害結果發生,一旦危害結果沒發生,是違背行為人的心愿的。
(二)間接故意犯罪
間接故意犯罪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所構成的犯罪。
其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1、行為人對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的結果須持放任其發生的心理態度,即行為人對明知可能發生的結果既不是希望其發生,也不是希望其不發生,而是任其自然,發生不發生都無所謂。
2、間接故意犯罪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的危害結果,僅限于明知“可能發生”一種情況。
3、間接故意犯罪行為人主觀上不具有犯罪目的,因為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與犯罪目的追求危害結果發生的要求不相符。
4、間接故意犯罪只有構成與不構成之分,而不存在完成與否的問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故意毀壞財物罪是屬于典型的故意犯罪,犯罪分子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對公私財物造成損毀,而故意實施。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務糾紛怎么調解
2021-02-28寵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賠償責任主體是誰
2021-01-18商標授權價格應該怎么確定
2021-03-15實現留置權后需抵扣費用嗎
2021-01-04先予執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